Pages

顯示具有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6 : 6 - 7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16 : 6 - 7 「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細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 【徒16 : 6】「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 ★「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 根據《使徒行傳》16 : 1 的記載,保羅和他的同工當時正位於路司得,在準備傳道時,他們的行程受到聖靈的指引。根據當時的情況,這一段經文指的是他們原本計劃在亞西亞地區傳道,但卻被聖靈禁止。 ★ 亞細亞省 : 在羅馬帝國時期,亞細亞省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大省,位於小亞細亞(今土耳其)的西部,涵蓋現今土耳其的西部沿海地區。 ★ 小亞細亞和安那托利亞半島 : 土耳其橫跨亞洲的大部分和歐洲的一小部分,而小亞細亞是今天土耳其的亞洲部分,即安那托利亞半島。這片土地位於亞洲,涵蓋現今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 也是當時文明和貿易的重要中心。 ★ 亞細亞省的位置...

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9 : 1 – 7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9 : 1 – 7 亞波羅在哥林多的時候,保羅經過了上邊一帶地方,就來到以弗所 ; 在那裡遇見幾個門徒,問他們說 :「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 ?」他們回答說 :「沒有,也未曾聽見有聖靈賜下來。」保羅說 :「這樣,你們受的是甚麼洗呢 ?」他們說 :「是約翰的洗。」保羅說 :「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他們聽見這話,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 (或譯又講道)。一共約有十二個人。 ★ 保羅在以弗所遇見的這幾個門徒,他們應該是亞波羅的門徒,而亞波羅則是猶太人,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亞波羅只受了約翰的洗禮,直等到百基拉及亞居拉的會面才聽到更全面的耶穌真理,故這幾個門徒從來沒有聽過聖靈的道理,當然更不知道五旬節聖靈已經降臨。 ★ 由於他們聽到的並不是耶穌基督救贖和死裡復活的道理,他們聽到的只是有關於施洗約翰的洗禮。所以,這些門徒只是聽過道,受了約翰的洗,他們就稱作約翰的門徒,但未曾相信主耶穌。 ★...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9 : 17 – 19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9 : 17 – 19 亞拿尼亞就去了,進入那家,把手按在掃羅身上,說 :「兄弟掃羅,在你來的路上向你顯現的主,就是耶穌,打發我來,叫你能看見,又被聖靈充滿。」 掃羅的眼睛上,好像有鱗立刻掉下來,他就能看見。於是起來受了洗 ; 吃過飯就健壯了。 ★ 如果我們細讀第九章,我們當可知道,掃羅在大馬色的路上就已經信了主耶穌,又立即順服主的指示,此外,亞拿尼亞初次見掃羅時,也稱他為「兄弟掃羅」。 ★ 掃羅在大馬色的路上得救,也暫時失明,他信主後三天,有一個叫亞拿尼亞的人由神差他去找掃羅。亞拿尼亞來找掃羅,是要叫掃羅能再看見,又被聖靈充滿,因此掃羅是在得救後第三天被聖靈充滿,也就是受聖靈的洗。 ★ 在這裡讓我們看見,掃羅在亞拿尼亞來以前,在他悔改之時聖靈就內住在他裡頭了,而後亞拿尼亞按手在他身上,他就被聖靈充滿。 ★ 至於掃羅受聖靈的洗之後,有無聖靈彰顯的恩賜,如說方言呢...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2 : 38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2 : 38 彼得說 :「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 從這節經文看來,罪似乎可以用水的洗禮除去,但這並不是此句經文的原意。 ★ 原來「叫」字原文 eis 可以表示目的,即「叫」; 也可以表示原因,即「因為」,所以,要看上下文來決定何種用詞是正確的用法。 ★「洗禮」有赦罪的功效嗎 ? 其實「洗禮」本身無赦罪的功效,它是表明內在救恩的一個外在印證,本身不是救恩的條件或原因。彼得前書 3 : 21 :「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借著耶穌基督複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汙穢,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 ★ 所以,外在的水洗,並沒有除罪的功效 ; 耶穌的寶血才具有赦罪的功效。(約一 1 : 7 - 9) (來 9 : 22) (弗 1 : 7) ★ 基於對外在的水洗,並沒有除罪的功效,那麼此句原文eis當作「因為」解才符合句意。因此,此句正碓的譯法當為...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7 : 30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7 : 30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而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 保羅在亞略巴古講道時,提及當「世人愚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此句會讓人誤解,認為未有機會聽聞福音而死去的人,可以不用受永刑即得永生。 ★ 查「監察」一字之希臘原文 " huperidon " 是 「追究」、「追討」之意。故此處保羅乃説明,神尚未藉基督啟示自己時,人對祂仍蒙昧無知,神並不追究,並不是説人沒有罪,而是神不即時追究,祂未立刻將人置於死地,但現在已藉基督充分顯露自己,人應該悔改,承認過去拜偶像的蒙昧無知。 ★ 換言之,神在世人蒙昧無知時,不立即追究。而將最後審判後延,直至福音來臨,所以神才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此,當保羅向雅典人說出這樣的話時,他是告訴雅典人,要離棄拜偶像的罪,回到真神,也就是創造萬物的上帝的面前。 ★「悔改」這字在希臘文裏的意思,乃是心思的轉變。指人的心思原來是遠離神、背向神,如今為著進入屬天的國度,必須從心裏歸向神。 ★「悔改」,這是神對人最主要的呼聲,施洗約翰出來傳福音時第一句話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3...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7 : 26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7 : 26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一本」指一個先祖、血統、家系、種族。這話指明萬族均同出一源,就是亞當 ; 這樣的信息對當時的雅典人來說,聽起來是相當刺耳的,他們相信他們的祖先是由雅提迦的土壤而生。 ★「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這裡的「年限」可以指一個國家或是各族的興衰。因此這對雅典人來說是很諷刺的,因為希臘帝國已經衰亡,新興起的是羅馬帝國。 ★ 這裡的「疆界」指一定的地堿範圍。這也說明了不論多大的族群或國家,包括希臘帝國或羅馬帝國在內,都不可能統治整個世界,且歷久不衰。 ★ 因此,此句指明了列國的興衰和各族定居的區域,乃出於神預先的策劃,不是人的能力可以改變 (申 32 : 8) (伯 12 : 23)。 ★ 神由一本造出萬族的人,可見沒有一個種族不是屬於神的,所以不論是猶太人和外邦人,在上帝的眼中都是一樣的,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 (羅 10...

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8 : 14 – 16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8 : 14 – 16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馬利亞人領受了上帝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 ★ 當耶路撒冷教會受到大迫害,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腓利下撒馬利亞城去,宣講基督,並有神蹟奇行事隨著他,眾人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這位腓利不同於耶穌 12 門徒的腓力,他是耶路撒冷教會因著管理飯食問題,而被揀選出來的七位執事其中的一人,他是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 ★「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彼得和約翰是被打發到撒馬利亞去,可見他們兩不一定是耶路撒冷教會的最高領袖,也許雅各才是。 ★ 為什麼要打發他們往撒馬利亞呢 ? 因為從耶路撒冷教會的猶太人的角度來看,撒馬利亞人信主耶穌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所以他們才要打發彼得和約翰往那裡去查證。 ★「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這不是說,撒瑪利亞的信徒在相信主時,沒有得著聖靈的內住。因為我們可以從 (徒 2...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0 : 10 - 16

■ 讀經隨筆 – 使徒行傳   10 : 10 - 16 彼得魂遊象外,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縋在地上,裏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 又有聲音向他說 :「彼得,起來,宰了吃 !」 彼得卻說 :「主啊,這是不可的 ! 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 :「上帝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 ★ 彼得所見的異象到底是什麼意義呢 ? 要了解其意義為何,我們可以從彼得自己的解釋得知異象的意義。 ★ 當彼得還思想那異象的時候,聖靈向他說 :「有三個人來找你。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彼得進到了哥尼流的家,就對他們說 :「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經指示我,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徒 10 : 28) ★ 接下來,彼得就在哥尼流的家中講道,在講道中,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於是彼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