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讀經隨筆 – 約翰福音 11 : 35

  讀經隨筆 – 約翰福音 11 : 35  (整段經文 V1 – V 45 )

「耶穌哭了。」 

  約翰福音十一章 35 節「耶穌哭了」,這一節經文是整本聖經裡最短的一節經文耶穌為什麼哭 ? 是為拉撒路的死而哭嗎 ? 如果是這樣,耶穌說話就不講信用,因為祂早已說過 :「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4 )

 耶穌為什麼哭 ? 要探討這個問題,那我們必須回到經文裡去找答案。接下來我們就從 35 節「耶穌哭了」的上下文來探討這個問題。  

【約 11 : 1 - 3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她姐姐馬大的村莊。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祂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她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 :「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

 拉撒路住在「伯大尼」,此伯大尼」是在猶太境內,位於橄欖山東側,距耶路撒冷約三公里處的小村莊 (18) ; 不同於本書別處所提約但河東的伯大尼。

 若依照第一章 28 「這是在約但河外,伯大尼,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與十章 40 節「耶穌又往約但河外去,到了約翰起初施洗的地方,就住在那裏。」的記載來看,耶穌目前所住在的地方就是約但河東的伯大尼。因此,耶穌從約但河東的伯大尼走路到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大尼,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  

 有一天拉撒路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兩姊妹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 :「祢所愛的人病了。」以及第 節「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從這二節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出,耶穌與馬大、馬利亞與拉撒路的家有著極美好的關係。

【約11 : 4 - 6耶穌聽見就說 :「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

 但是當他們去找耶穌時,耶穌並未立刻動身前往去他們家去醫治拉撒路,反而對他們說 :「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當耶穌聽見拉撒路病了,耶穌並沒有隨即就去,並不是耶穌不關心這個家庭,相反的,他是很愛這個家庭,這是第 節特地說明的原因。約翰福音書要強調的是 : 耶穌有自己對時間的決定權,什麼時間做些什麼事,自有安 排,他不但是生命的主,也是時間的主宰。

 所以,耶穌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可見並非任性而為, 而是有祂特別的用意。仍住了兩天乃是特意要等到適當的時機才去 ; 因為早去了,對祂所作之事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約 11 : 7 - 8然後對門徒說 :「我們再往猶太去吧。門徒說 :「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你還往那裏去麼 ?

 這裡的」表示之前已有去過猶太了,然而在上次去猶太之時,猶太人因耶穌說潛妄的 話,把自已當作神這一事而用石頭打 (約 10 : 31 - 39)本來猶太人要抓耶穌,祂逃往約但河外,就住在那裡 (約 10 : 39 - 40)。現在竟然為了要替好友醫病,而往猶太去,可能會白白送 死。

【約11 : 9 - 10耶穌回答說 :「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麼 ? 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

按聖經中的零時,即一天開始的時刻,是我們的早上六點鐘。那麼耶穌在此所說 :「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嗎 ?」則是從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之意。

「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麼 ? 」此節的經文是與 9 : 4「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為平行經文。故這裡的「白日」乃是指父神指派耶穌在世工作的時日。那麼主在此將白晝比喻成:人活著時的時光,黑夜比成人死了時。主耶穌知道自己在地上的時間不多了,還有大約三個月的時間,祂得榮耀的時候就到了。因此,主耶穌此話的意思是指祂去猶太的心意已決,故需要把握做事的機會,因為黑夜就要來到。

「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此節的經文,主耶穌根據祂在約 9 : 5 所說過的「我在世界的時候,是世界的光。」主是世界的光,祂在世上就是光在世上之時,就如同旅行者所依靠的陽光照耀,指示路途,不至跌倒。

「跌倒」在此可以解釋成失敗、受害。祂在此所說的「人」就是指祂的門徒,他們跟著祂走,就如同旅行者在白晝行走一樣,不會跌倒。所以,祂鼓勵門徒不要怕,只管跟著祂去,使拉撒路復活。

所以耶穌要去叫醒拉撒路,使他復活,要在拉撒路身上顯明神的大能,使神得榮耀也使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並藉此讓世人都看見耶穌確實是上帝的兒子,確實是這世上的光,人若認識耶稣就得着亮光,人在黑暗裡仍有盼望。

【約 11 : 11 - 14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說 :「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門徒說 :「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耶穌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 :「拉撒路死了。」

「睡了」意即「死了」。這是新約聖經作者常用的說法 (5 : 39) (7 : 60) (林前15 : 6)

 然而這些門徒並不清楚耶穌所要說的真正意思,以為真認為拉撒路是睡著了,耶穌現在要去治好他。於是耶穌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 :「拉撒路死了。」

【約 11 : 15 - 17我沒有在那裏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 ; 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裏去罷。多馬,又稱為低土馬,就對那同作門徒的說 :「我們也去和祂同死罷。耶穌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墳墓裏,已經四天了。」

 從拉撒路死了已經四天了來看,其中一日是報信人用在路上的時間,其中二日是耶穌在所在之地住了兩天,另外一日是耶穌去伯大尼的時間。所以,當這報信人找到耶穌之時,拉撒路就因為病重去世了。

 其實當報信人找到耶穌之時,祂早就知道拉撒路已經死去了。所以耶穌當然知道他到的時 候,會是拉撒路死了四天的時候。那耶穌為何要在拉撒路死了四天的時候才去呢 ?

 因為在猶太人的傳統觀念裡,他們相信人死後靈魂會停留在身體附近三天,是有可能有機會可以回到身體裡面,而四天以後靈魂就離開了,身體開始腐壞,亦即人也不可能再有復活的希望。這也是後來馬大阻止耶穌打開墓門的原因,因為她其實不是真相信耶穌能讓一個死了四天的人復活。
 也因此,在之前,他才會對門徒說 :「我沒有在那裏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 ; 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裏去罷。」 這是指如果耶穌早日啟程,已經在拉撒路的家裡,他會行神蹟,拉撒路還有復活的希望。然而已經四天了是不可能再有復活的希望了。

 所以為了門徒的緣故,耶穌延後啟程,以便施行死人復活的神蹟,來堅固門徒的信心。多馬就對那同作門徒的說 :「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這是不信的反諷話語。「我們」是第一人稱複數,代表多馬表達其他門徒的感受,因為他們都不敢直言。

 當耶穌執意要往猶太去,多馬的信心喪失了,他認為跟隨耶穌將遭遇死亡。因此性格悲觀的多馬,消極地向其他門徒說 :「我們也去和他同死罷」。這裡的「他」指耶穌,因為拉撒路已經死亡,耶穌將會被猶太人拿石頭打死。門徒跟隨耶穌,同樣也將會遭遇死亡。這是嘲諷的話語,意思是倘若與耶穌一起同去,也將會造成與耶穌一同死亡的結果。

【約 11 : 18 - 19伯大尼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六里路。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他們的兄弟安慰他們。

 從 18 節可看出伯大尼乃是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小村落,距離僅有三公里遠。耶穌到耶路撒冷來時,就曾在夜晚來這裡居住過 (可 11 : 11)

 古時猶太人的習俗,喪家在安葬死人之後,哀喪期有的長達三十天之久,通常鄰舍與親友會來探望並慰問喪家。起初的三天最為哀痛,除家人以外,還僱有婦女幫同哀哭。三天之後,哀悼的氣氛逐漸減少。

「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這裡的猶太人在此指住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由此可見,馬大和馬利亞一家極可能是望族。

【約 11 : 20 - 24馬大聽見耶穌來了,就出去迎接祂 ; 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裏。馬大對耶穌說 :「主阿,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神求甚麼,神也必賜給你。耶穌說 :「你兄弟必然復活。馬大說 :「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

 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裏,這是因為她還不知道主耶穌來了 (參 28 - 29 )

 馬大聽見耶穌來了,就出去迎接祂,並對耶穌說 :「主阿,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 死。」其實這句話並有責怪耶穌太晚出現的意思。因為馬大顯然明白口信傳到主那裡時拉撒路已經過世。耶穌不可能在拉撒路死之前趕到的。馬大的話不是在埋怨,而是在表示遺憾。

 然後馬大接著說 :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神求什麼,神也必賜給你。」耶穌就回答她說,你的兄弟會活過來。此時,馬大應該接著說 :主,那太好了,我就是相信你能使他復活。可是她沒這麼說。她說的是 :是的,我知道在末世復活日,他必復活。可見馬大並不認為主能讓自己的兄弟馬上能夠復活,而是誤以為耶穌說的是到了末日復活的時候,他才會活過來。

 從以上的對話當中,我們發現馬大對主耶穌,其實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包括主耶穌所教導,有關末日復活的事,她都明白,也都相信。但是她對主耶穌的信心,仍然停留在「過去的信 心」的層次,並未提升到「現在的信心」的深度。

 相信馬大必定聽過耶穌曾經二次使死人復活。第一次是叫睚魯的女兒復活,當她死了不久,耶穌使她從死裡復活。第二次是叫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那孩子死了好幾個小時,尚未埋葬,耶穌使他復活。

 馬大對主有「過去」和「未來」的信心,然而面對自己的弟弟已經在墳墓裏死了四天了,這是她在耶穌過去行使神蹟中是沒有遇到的。雖然她對耶穌說 :「你無論向上帝求什麼,上帝也必賜給你。」又耶穌對她說,你兄弟必然復活,可見馬大這樣的信心其實不是真的信心。

【約 11 : 25 - 27耶穌對她說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麼 ? 」馬大說 :主阿,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有三種不同的復活 :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原文直譯「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意指我就是復活的源頭,我就是生命的源頭。這是指主現在就能叫拉撒路肉身復活,而非馬大認為末日的復 活  (約 11 : 24)

 「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這是指將來主再來時,死了的信徒身體的復活。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是指現今信主的人得著重生,如以弗所書 2 : 1「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所指的靈性上的復活。

 第 27 節,這節是馬大的信仰告白,然而我們從耶穌與馬大的對話裡,主不是在問她對彌賽亞職事的了解程度,不如同在馬太福音 16 : 15 - 16「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 ?』西門彼得回答說 :『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耶穌不是在問馬大對祂的身份了解,從這對話的過程中,耶穌說的是現在就能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所以祂對馬大說 :「你兄弟必然復活。」(23) 的話不是指將來,而是現在 所以耶穌在 26 節「你信這話嗎 ?這裡就明白指出了馬大的信心是屬於原則性的 ; 她沒有現實的、生活的、當下的信心。

【約 11 : 28 - 32馬大說了這話,就回去暗暗的叫她妹子馬利亞說 :「夫子來了,叫你。」馬利亞聽見了,就急忙起來,到耶穌那裏去。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子,仍在馬大迎接祂的地方。那些同馬利亞在家裏安慰她的猶太人,見她急忙起來出去,就跟著她,以為她要往墳墓那裏去哭。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裏,看見祂,就俯伏在祂腳前,說,主阿 :「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

「暗暗的」即沒有公開的說。可能因為馬利亞離開去迎接耶穌,而導致親友們的不愉快,因為究竟耶穌在耶路撒冷乃是眾人所知道的問題人物。

 馬利亞一聽到耶穌來到,就很快地向屋外去迎接耶穌,這可看出他們之間的關係很親近,另外也從馬大告訴馬利亞時,稱呼耶穌為「拉比」這件事看出來,因為通常猶太人的「拉比」是不收婦女為學生。因此,也可看出她們和耶穌這種師生關係,已經是超過了猶太人的傳統規範。

「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子,仍在馬大迎接祂的地方。」可能是馬大為了拉撒路的死,心裡很是悲傷,見了耶穌就很難過地傾訴一切。然後奔回去之前也忘記要耶穌跟著她一起走,而是獨自回去告訴馬利亞,因此這裡寫著說耶穌尚且留在接見馬大的地方。

 馬利亞一聽到耶穌來到,就很快地向屋外去迎接耶穌,這讓這些親友們以為她要去往墳墓那裏去哭,於是就跟著她,為的是要安慰她。

 馬利亞來到耶穌那裡,她對耶穌所說的話與馬大相同 (21)。可見他們對耶穌的認識一樣。

【約 11 : 33 - 38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裏悲歎,又甚憂愁,便說 :「你們把他安放在那裏 ?」他們回答說 :「請主來看。」耶穌哭了。猶太人就說 :「你看祂愛這人是何等懇切。其中有人說 :「祂既然開了瞎子的眼睛,豈不能叫這人不死麼 ? 耶穌又心裏悲歎,來到墳墓前。那墳墓是個洞,有一塊石頭擋著。」

 耶穌的「哭」與耶穌看見馬利亞「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這兩種「哭」是截然不同的。

 耶穌看見馬利亞「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這裡的「哭」,希臘原文為「哀哭、悲號」,是悲慟的嚎啕大哭。另一是耶穌的「哭」,此處「哭」的希臘原文為「流淚」,可見耶穌並未陪同他們一起大聲哭泣。

 耶穌為什麼哭 ? 這是與祂看見馬利亞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裏悲歎,又甚憂愁有關。由於耶穌哭了,於是在當中的猶太人就說 :「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中有人說 :「他既然開了瞎子的眼睛,豈不能叫這人不死嗎 ?耶穌又心裏悲歎,來到墳墓前。

 在這段經文裡,我們看見耶穌「心裏悲歎」出現了兩次。按「悲歎」原文不是悲哀的意思,乃是悲憤的意思,是生氣的意思,也就是說,「耶穌哭了」乃是生氣到哭的意思,而耶穌憤怒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的「不相信」。

 因此,耶穌的哭不是為了拉撒路而哭,因為祂知道這時要使拉撒路復活起來,用來榮耀上帝 (參 ),而是為了馬大與馬利亞和這些圍觀看熱鬧的親友而哭。
 耶穌的哭是為了馬大與馬利亞,這是因為她們都認為,耶穌若早來的話,她們的兄弟必不死 (見 21 / 32 )

 再來,是為了猶太人而哭,這是因為有猶太人對耶穌說 :「他既然開了瞎子的眼睛,豈不能叫這人不死嗎 ?」其實這不是奉承的話,這是嘲笑的話,那些人不相信耶穌。他們認為即使耶穌早一點來也沒有用的。所以耶穌是為這些猶太人的不信而哀哭。

【約 11 : 39 - 40耶穌說:「你們把石頭挪開。」那死人的姐姐馬大對祂說 :「主阿,他現在必是臭了,因為他死了已經四天了。耶穌說 :「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麼 ?

 這種洞穴是當時在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普遍使用的墳洞。通常在墳洞的洞口都會以一塊大巨石堵住 (參太28 : 2)

「他死了已經四天了」: 據說一般猶太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停留在身體附近三天,故三天之內,靈魂還是有可能回到身體的 ; 到了第四天,靈魂遠離,身體開始腐壞,就已全無希望 了。這句話剛好說明了馬大的不信,否則耶穌也不會說出 :「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這樣的話來。

【約 11 : 41 - 42他們就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望天說 :「父阿,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我也知道你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

 這裡再次說明耶穌行這樣的神蹟,主要的目的是要使人相信,祂不但能使人病得醫治,也可以叫死人復活,即使是已經死了四天的情況之下,在祂也是沒有難成的事。同時這節經文也再次印證耶穌的哭也是為猶太人不信的緣故。

【約 11 : 43 - 45說了這話,就大聲呼叫說 :「拉撒路出來 ! 那死人就出來了,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手巾。耶穌對他們說 :「解開,叫他走。」那些來看馬利亞的猶太人,見了耶穌所作的 事,就多有信祂的。

「拉撒路出來 ! 那死人就出來了。」如果耶穌不指名叫拉撒路,而是叫死人出來,那在墳洞的所有的死人都會起來的。

 當拉撒路出來時,也許大家看到這一情景,他們可能太過興奮與驚喜竟然忘記解開他的裹屍布和裹頭巾,於是,主耶穌吩咐他們說 :解開,叫他走 !

 拉撒路復活了,這使著那些來看馬利亞的猶太人,見了耶穌所作的事,就多有信祂的。不只如此,這也更堅固了門徒們的信心。在這裡也說明了,耶穌為何故意又在所居之地住了兩天,等到拉撒路死了四天,一般人認為他的靈魂已經離開,無法再拯救時,才到伯大尼,這是為了要行死人復活的大神蹟,好叫門徒相信耶穌是生命的主宰。

 另外,也讓馬大與馬利亞知道,主不只是可以使病得醫治,可以使死人復活,就算是已經死了四天了,主也能讓拉撒路復活了。

 感謝主 ! 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在這整段的經文中,我們要特別注意主耶穌問馬大的那句說話 :「你信這話麼 ?(26 ) 馬大雖然是這樣回答 - - 主啊,是的,我信。但事實上她是信不過主的話的。

 因為當主耶穌吩咐人,把封住墳墓口的石挪開的時候,她立即表示反對,因為拉撒路死了已經四天了,他的屍體已經發臭了。雖然在此之前主耶穌也曾叫死人復活 (拿因城寡婦之子及睚魯女兒),但他們都是剛死去不久。但是拉撒路死去已經四天,並且已經埋葬了,怎麼可能還可以復活 ?

 可見她並沒有真正的相信。雖然她相信主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但信不過祂是生命的主。為甚麼會這樣呢 ? 因為她是憑自己有限的理解來理解主的話。

 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也像馬大一樣,但我們面對身處的困境時,卻一點信心也沒有。在聖經裏,我們看見主向我們說了許多話,我們是否完全地相信和接受 ? 求主憐憫我們,給我們恩典,使我們能以堅定的信心來信入主的話語中。

 因此,當我們遇見人生風浪時,讓我們緊緊地抓住神話語的應許,讓我們仰望那位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耶穌,並且用神的話不斷地、積極地來宣告並且禱告。

 請記住,我們的神是信實的神,祂絕不能背乎祂自己所說過的話,因為祂在以賽亞書 53 : 11有說過 :「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

 在這節經文中,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主的話是成就祂所喜悅的事上,那麼,什麼是所喜悅的呢 ? 希伯來書 11 : 6 這節經文告訴了我們答案 :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 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因此,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心不斷地用神的話來宣告與尋求,那麼我們就是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祈求,神必定會用恩惠、憐恤、作隨時的幫助來回應我們了 (來 4 : 16)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