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經隨筆 – 馬太福音 11
: 28 - 30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 ; 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 的。」
【太11 : 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 這裡的「勞苦重擔」是針對當時很多人的信仰都帶著重擔,因為猶太宗教有無數的教規教條,全部都要遵守。所以,耶穌論及文士和法利賽人說 :「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太23 : 4)
★ 使你得安息,原文是「給你安息」,這裡的「安息」可當作「安寧」、「釋放」、「舒 展」。也是指救恩的另一方面,此句表明,惟有「來」到主面前的人,才會得著主的安息 ; 這裡也看出主對世人的呼召,但我們若不到主那裡去,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安息,因此我們不必作什麼,都是主作的。
★ 故這裡的「得安息」是關乎救恩方面,也就是得救的安息
; 這個安息是罪人所當得的,也就是與神和好的安息。這個得救的安息不是靠人的善行而得的,而是唯有信靠救主耶穌基督才能得著的。
【太11 : 29】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我心裡柔和謙卑」,「柔和謙卑」就是放下你的權利,不為自己堅持什麼、盼望什麼,完全順服於神的旨意。主耶穌凡事順服上帝的心意,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上帝絕對不會錯 的,這種堅定的信賴,全然的仰望是主能得享安息的原因。順服帶來祝福,首先得著的,就是心靈的平靜安穩,喜樂滿足。
★「你們當負我的軛。」「軛」在古代社會的功用有引導或控制的意義,在猶太地區,猶太人是用兩隻牛耕地,他們用一根橫木為軛,二牛共負一軛。但若遇新牛初學耕地,不懂主人的指 揮,不會耕地,怎麼辦呢
? 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老牛帶領,一同架在一個軛下,叫牠隨著老牛而行。老牛走,牠亦走
; 老牛停步,牠亦停步 ;
老牛一直走,牠亦一直走 ;
老牛拐彎,牠亦拐彎。這樣跟著學,過一陣子,必定學會,就覺得那軛不是個負擔了。
★ 主耶穌在這裡是將自己比作老牛,並將我們比作新牛 ; 我們若與耶穌一同負軛,我們就不是靠自己遵守律法的規條,而背負沉重的律法的軛、誡命的軛。所以,耶穌發出此呼召請我們把祂的軛放在我們的肩頭上。
★ 故「負主的軛」就是順服並配合主的腳步一起走。正如耶穌順服上帝,因此「負主的軛」就是接受父的旨意。這不是受律法或宗教義務的規律或支配,乃是受父旨意的約束。主過這樣的生活,並不在意別的,只在意祂父的旨意。祂將自己完全降服於父的旨意。因此,祂要我們跟祂學
★「學我的樣式」,就是主耶穌對待「軛」的態度,祂為著神旨意的緣故,甘願捨棄自己的權利,樂意接受各種的限制。
★「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這裡的「心裡」可譯作「靈」、「魂」、「生命」解釋,故此句按原文當譯為 : 「這樣,你們的心靈就一定享安息。故這個安息是「裡面」的安息,不是外面環境的安息 ;「心裡的安息」乃是真安息,與外面的環境無關,也不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這裡的「享安息」是得力的安息,是有別於二十八節的得救的安息
; 這個安息是信徒所當得的。信徒是已得赦罪的,並且稱義得永生,所以得救的問題解決了,但是基督徒有時卻感覺在世事上、生活上,沒有安息,因為我們在生活上仍然會面臨許多的問題。
【太11 : 30】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容易」是指「好」之意
;「輕省」是指「適合」之意。巴勒斯坦的牛軛是用木頭造成的,農夫把牛牽到木匠那裡,量好尺寸,所以所做出來的軛是適合牛的套用。若所背負的軛是適合己身,這樣的軛,就不會有重擔的感覺
; 若所承受的擔子是輕省的,就不會有痛苦的感受,而會很愉快的承受下來。
★ 耶穌指出祂的軛是容易的,祂的擔子是輕省的 ; 這是對應當時一些律法主義者的教導成為壓制人們的重軛而言。當時不少猶太人雖然竭力遵守律法,追求成為神所喜悅的義人,但結果他們的教導奴役自己也奴役他人,成為沉重的軛。主耶穌呼籲人們負祂的軛,向祂學習 ; 因為惟有祂的教導才能使人得安息。主耶穌的軛是容易的,是輕省的 ; 祂的教導使人得生命,使人從奴役中得釋放。
★ 在此可見,如果我們若願意學主的「柔和謙卑」且與主「同負一軛」,與主同行,亦步亦趨,不前不後,不離左右,我們的工作或生活雖遇有難阻時,我們就不會覺得辛苦,因為是主自己承當了軛的重負。因此,只要我們謙卑與主同行,祂會賜予一切恩典和憐憫,使我們能與祂同步,那麼我們就能找到安息之處,滿心有平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