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聖經教室 – 當悔改,信福音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聖經教室 – 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
★ 答案乃是在,他家鄉的人不信 (V6),他們不接受耶穌是神的兒子,看他只是木匠的兒子, 他們就厭棄他。耶穌自己也說 : 「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 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裏,或鄉間,他們都將病人放在街市上,在這裡也請留意,耶穌並沒有按手在他們身上,反而他們求耶穌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 ; 凡摸著的人就都好了。
★ 為什麼,在這兩段經文中,同樣面對的是耶穌,然而醫治的結果卻大大不相同呢 ? 關鍵點就在於人們的期盼與信心的程度。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聖經教室 – 彼得三次不認主是在雞叫一遍或是二遍以先呢 ?
■ 聖經教室–彼得三次不認主是在雞叫一遍或是二遍以先呢 ?
<經文> 馬可福音 14 : 27
立時雞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穌對他所說的話 :「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思想起來,就哭了。
<經文> 馬太福音 26 : 75
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 :「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 耶穌時代,猶大地由羅馬人治理,所用的是羅馬人的時間稱號,按羅馬人的習慣、將晚上分為四更
:
● 晚上為第一更 -- 由黃昏至晚上九點。
● 半夜為第二更
-- 由晚上九點至半夜十二點。
● 雞叫為第三更
-- 由半夜十二點至早晨三點。
● 早晨為第四更
-- 由早晨三點至日出。
★ 顯然,耶穌在馬可福音十三章三十五節便是這四更的名稱:「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甚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
★ 有了這樣的了解,馬可福音六章四十八節這裡說「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這裡的四更天就是指由早晨三點至日出之間。
★ 有些聖經學者根據猶太儀禮法的規定,耶路撒冷是不准養雞的,因為雞喜歡啄食蟲類,且又喜歡到亂闖,污染極大,會使聖城污穢。另外,「雞叫」的希臘文有二個意思,一個是「雞叫」,另一個是「吹號」,是羅馬軍隊更換班次時吹號。因此,這裡的「雞叫」應是羅馬駐兵守更時所吹的號,即「雞叫號」。
★「雞叫號」是在第三更吹奏的,這種雞叫號有「預備號」和「正更號」。「預備號」是在半夜十二時至一時吹號,「正更號」是在早上三時吹號。那馬可福音所說 : 雞叫兩遍以先,就是指在吹「正更號」之前,也就是其他福音書所說的雞叫 (雞叫號) 以先是相同的意思。
★ 如此算來,彼得第一次不認主的時候,雞就叫了第一遍,這是「預備號」吹號,大約是在半夜十二時至一時左右
(可 14 : 66 - 68)
。到他第三次不認主的時候,雞又叫了第二遍,這是「正更號」吹號,大約是在大約是在早晨三點多鐘了 (可 14 : 70 - 72)。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聖經教室 - 耶穌是否有二次趕過格拉森被鬼附的人裡的污鬼呢 ?
個鬼。此節經文乃是說,當耶穌遇到那位格拉森被鬼附的人時,在醫治時命令污鬼從這個人身上出去。然而,這個污鬼力量很大,牠起初並沒有聽從主的命令出去,且想要跟主對抗。 到最後,污鬼發現實在無法對抗主的權能,只好請求主允許牠進入豬群中。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聖經教室 – 為何作了各耳板,就可以不容他再奉養父母呢 ?
■ 聖經教室 – 為何作了各耳板,就可以不容他再奉養父母呢 ?
續承擔奉養父母的責任,法利賽人和文士們也會為了死守傳統與規條,不容許那人這麼做。
結果,這個作法,只是注重律法字句的要求,而忽略律法的精義,廢了上帝的道。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聖經教室 – 洗禮可以叫人得救嗎 ?
■ 聖經教室 – 洗禮可以叫人得救嗎 ?
<經文> 馬可福音 16 : 16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 不信的,必被定罪。」
★ 我們得救,不是因為受了洗,而是藉著相信基督耶穌而得的 (弗 2 : 8)。從耶穌對那個與祂一同釘十字架的犯人所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未受洗的人也能得救 (路 23 : 43)。
★ 在新約聖經裡,受洗跟死和埋葬有關,卻與重生無關 (羅 6 : 3 - 4 )。那麼,本節聖經為何說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呢 ?
★ 查「信而受洗的」的「而」字,在本文的意思是將下面的 (受洗)
與上面的字
(信) 構成一整體,亦即上下二字是同一義,所以「而」字應譯作「就是」。
★ 因此,在此處,其義乃是 : 信的人就是受洗的人,受洗的人也是信的人,兩者不分,洗是信的憑據、證明、彰顯。信是內在的,而洗是外在的,洗將人的信表露出來,因為不信的人不會受洗。故下文「不信的,必被定罪」,就不用加「不信的不洗的,必被定罪」了。
★ 另外,使徒行傳在見證初期教會時,信徒的信與洗多是同時的 (2 : 41 / 8 : 38 / 10 : 48 / 16 : 31 - 33)。這種情形,從五旬節聖靈降臨那天開始便是如此。因此,對初期教會來說,信而不洗的情形是很難想像的。
★ 這就說明,信使人得救,洗證明此人擁有得救,非說洗禮使人得救,而定罪是與不信有關,與不受洗是無關的。
★ 綜觀四福音,我們發現,主耶穌也從未說明洗禮叫人得救,反而祂多次強調信心的重要,並宣布「你的信救了你」。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聖經教室 – 耶穌為什麼要咒詛無花果樹 ?
■ 聖經教室 – 耶穌為什麼要咒詛無花果樹 ?
<經文> 馬可福音 11 : 12 – 14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遠遠地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甚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耶穌就對樹說 :「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也聽見了。
★ 安息日開始之時,耶穌到了伯大尼,並在那裡度過安息日。第二日來到伯法其,耶穌在眾人的讚美聲中進入了耶路撒冷,然後把兌換銀錢的人從聖殿裡趕了出去。之後又回到伯大尼過了一夜。
★ 第二天早上回耶路撒冷城的時候,祂餓了。祂看見路邊有一棵無花果樹,就上前去,卻發現樹上除了葉子什麼也沒有。然後祂對這棵樹說
:「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那棵樹立刻就枯萎了。
★ 耶穌在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卻要有果子,而且還因沒有看到果子就要咒詛無花果樹,耶穌此舉是否不講道理
? 為了要明白耶穌為什麼要咒詛無花果樹 ? 我們必須要先明白巴勒斯坦的無花果樹生長的習慣與季節。
★ 首先,我們來探討無花果是否因為外觀只看得到果實,而看不到花朵,所以才名為「無花果」呢 ?
其實無花果是有花的,它的花就藏在果實內部 !
意思就是,它的花朵生於中空的花托之中,所以我們吃到無花果裡面一絲一絲甜甜的其實是它的花蕊
!
★ 至於無花果樹生長的習慣,無花果樹在巴勒斯坦雖然有幾種不同的品種,但無論是哪一種品種,其特點之一就是「果子比葉子先長,或是果子和葉子一起生長」。
★ 無花果樹在長葉子之前會先露出小顆顆像是櫻桃的果子,然後葉子再慢慢長出來。當葉子長到一個程度時,葉子落下後,無花果的果子就會完全都露出來。因為無花果樹的果子與樹葉同時成長,或果子比葉子先成長,所以從葉子有多大、多茂密來看,就可以知道果子已經長多大了。
★ 再來,關於無花果樹生長的季節是一年會有兩次的收成。第一次是在 5 ~ 6 月的時候,也稱為「早熟的無花果」。第二次的「晚熟」期則發生在夏季末或秋天,是在 8 ~ 10 月之間。這時候是果實最成熟、是最好吃的時候。由於果子的數量會較多並且質量也更好,所以通常是收無花果的時候。
★ 當耶穌經過無花果樹時,是猶太人過逾越節的時分。逾越節是尼散月 14 日,相當於陽曆 3 - 4月左右。這個時期的無花果樹應該有嫩果掛在樹上,但還未到收成的季節,所以聖經準確地記載說 :「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
★ 馬可在此強調「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表示時間是還未到 5 ~ 6 月的採收季節。所以這棵無花果樹絕對不會是經過 5 ~ 6 月的採摘時期而果子被採收走的。而耶穌經過這顆無花果樹時,此時當是 3 ~ 4 月時期,而又在遠方就可以看到樹上有葉子,可見葉子是長的很茂盛,應該是可以找到「初熟」的果子的。然而耶穌卻找不著果子。因此,馬可在這裡特別強調「不過有葉子」。
★ 這棵樹雖滿樹葉子,卻沒有果子,顯然有問題。換言之,這是一棵無用的廢樹,難怪耶穌說
:「從今以後沒有人吃你的果子 !」這是一個事實,是這棵無花果樹本身的問題,耶穌的話只是把事實說出來,沒有什麼不合情理的地方。耶穌看見它既是廢樹,在那裡白佔地土,所以才咒詛它。
★ 這棵花果樹象徵以色列民族 (耶 24 : 2 - 8 )。這棵無花果樹有葉子但沒有果子,而以色列正像這個樣子,空有聖殿,它光鮮亮麗的建築內充斥著搶劫、假冒為善和沒有生命的儀式。而這選民國對神僅有宗教禮儀條文的遵守,卻沒有心靈誠實的敬拜,便無悔改的果子,如同「只有葉子,沒有果實」。
★ 主耶穌對這棵花果樹的咒詛是一個象徵性的行動,是審判的宣吿。特要預言表明審判猶太國的結局。主耶穌這話,果然在歷史上應驗了。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城被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