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7 : 7 - 13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7 : 7 - 13

【羅7 : 7這樣,我們可說甚麼呢 ? 律法是罪嗎 ? 斷乎不是 ! 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就不知何為貪心。

「律法不是罪」: 保羅強調,律法本身完全是聖潔、公義的規範,它指出神對人的標準,並非用來定罪人。律法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知道何為正確、何為錯誤,使人明白罪的本質,並引導人意識到自己對神恩典的需要。

「律法顯明罪」: 若沒有律法,人就無法清楚辨識內心的貪心、嫉妒、私欲或其他邪念。律法像一面明鏡,照出我們的軟弱和敗壞,讓人看到自己需要基督的救恩,提醒信徒依靠恩典而非靠自己行善。

【羅7 : 8然而,罪趁着機會, 就藉着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 ; 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

「罪藉誡命發動」: 保羅指出,律法本身是聖潔、公義的,但罪會趁機利用誡命挑動我們心中的私慾和貪心,使人犯罪。律法像一條界線,罪卻藉著這界線揭示自己的活力,刺激人心的邪念與叛逆,使我們更清楚罪的強大與狡猾。

「律法讓罪顯活力」: 若沒有律法,罪就失去了作用力,像死了一樣,無法顯露其危害。律法讓我們看見自己的軟弱和敗壞,顯明人靠自己無法勝過罪,只能靠神的恩典和基督的救恩,得以脫離罪的捆綁,活出新的生命。

【羅7 : 9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着的 ; 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

「誡命來到,罪又活了」: 保羅描述自己的經歷,律法來之前,他以為自己是活著的、沒有問題 ; 然而律法的誡命一臨到,罪的真相就被揭露,罪在他裡面好像被喚醒一樣活了過來,使他發現自己其實在屬靈上是死的。律法不是使人犯罪,而是揭示罪、使罪顯為罪。

「我就死了」: 指人真正意識到自己在神面前的光景 -- 原來並非有生命,而是因罪而死,沒有能力守全律法、無法靠自己稱義。這樣的認識引導人投靠基督的救恩,靠祂得新生命。

【羅7 : 10 - 11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 ; 因為罪趁着機會, 就藉着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

「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 律法本是聖潔、公義、良善,原本是為了讓人得生命、活在神的標準中 ; 但因罪存在於人心,律法反倒成了顯出罪、使人看見自己死在罪中的鏡子。

「罪趁着機會」: 罪利用誡命(律法)的標準激起人心中的悖逆與私慾,使人不僅知道什麼是罪,更被誘惑去違背誡命。結果,律法不但沒有拯救人,反而讓罪的權勢更清楚顯明、帶來屬靈的死亡。

「引誘我,並且殺了我」: 保羅用強烈的語言指出罪的詭詐與毀滅性。罪藉著律法引人犯罪,好像獵人設陷阱,再用律法定罪,使人無路可逃。這也是人需要基督救恩的原因──唯有基督能打破罪與律法的挾制,使人得真正的生命。

【羅7 : 12 - 13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既然如此,那良善的是叫我死嗎 ? 斷乎不是 ! 叫我死的乃是罪。但罪藉着那良善的叫我死,就顯出真是罪,叫罪因着誡命更顯出是惡極了。 

「律法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保羅先澄清律法本身不是壞的。律法乃是神的旨意,反映祂聖潔、公義、良善的屬性,是標準,也是引導人行義的工具。

「那良善的是叫我死嗎?斷乎不是!」: 保羅強調,使人死的不是律法本身,而是人心中的罪。律法如同光,照出污穢 ; 光不會弄髒人,污穢原本就存在,只是藉光顯明出來。

「罪藉着那良善的叫我死」: 罪非常詭詐,它利用律法(本是良善的)讓人犯罪,顯出罪真是罪、惡極而且致死。律法越顯出神的標準,罪的真面目也就越暴露,人就越發看見自己死在罪中,更顯出需要救恩。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