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2 : 4 – 8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2 : 4 – 8   

【羅12 : 4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保羅用「身體與肢體」的比喻,說明基督徒之間的差異與互補性。每個信徒在教會裡的角色 和功能不同,就像一個身體有手、腳、眼睛、耳朵,各自的用途不同,但都不可或缺。

這節提醒我們不要因自己的恩賜或角色與別人不同而自卑或自大,而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身 體的一部分,都是神精心安排的一份子。

教會不是由相同的人組成,而是由不同恩賜、不同角色的人組成,每個人都應珍惜自己被神 安排的位置,並在其中忠心服事。

【羅12 : 5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

這裡保羅延續上一節的比喻,說明雖然每個信徒的功能不同,但因著基督,我們都連結在同一個身體裡。每個人各司其職,彼此扶持,不單獨行事。

教會的力量不是來自單個肢體,而是在於整體的聯結與合作。每位信徒都是身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彰顯神的旨意。

【羅12 : 6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着信心的程度說預言 ;

保羅指出,恩賜是出於神,並且「各有不同」。不是人人都一樣,而是神照祂的旨意分給每一個人。

或說預言
舊約預言的意義

預言 (prophēteia) 原文字意思是「預先說話」,在聖經中有雙重意義 :

1. 預測未來 : 預告神要成就的事情,提醒人注意神的作為。例如以賽亞書 7 : 14「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

2. 傳達神的旨意 : 藉著神的靈感動,把神的心意、原則和勸戒帶給人,使人明白如何行在神的旨意中。

新約中的「預言」

 在新約裡,預言不一定是指預測將來,更常是指傳講神已啟示的真理,並把神的信息帶到人面前,勸勉、提醒、造就和安慰人。

「先知講道」在原文希臘語中意思是「先知說預言」,指在聖靈感動下,把神的話即時或按啟示傳達給人。重點不在於是否事先準備,而在於信息是否出於聖靈的引導 (林前14 : 3)

 新約的預言包含兩大方面 :

1. 講台信息 : 牧師或講員事先領受神啟示,整理成講稿,在聚會中講給大家聽;屬於已啟示的真理。

2. 即時的聖靈感動 : 信徒在聚會或日常生活中,當下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語,用來造就、勸勉或安慰他人;屬於當下領受的啟示。

 不論是哪一種形式,新約預言的共同目的都是造就、勸勉和安慰信徒,幫助教會和信徒更明白神的旨意並在信心中成長。

預言的的目的
預言的重點在於宣講神的原則,使人知道違背神會帶來痛苦與挫折,遵行神則會蒙受祝福。因此,預言常帶有勸戒、警告與造就的作用,目的是要把人引回神的真理。

信心的程度
這裡的「信心」按原文是指上帝的信實,而非人的信心。而「程度」是指標準、一致性。故照着信心的程度說預言」不是在強調人的信心大小,而是提醒說預言的人要忠於神所啟示的真理。所說的話必須與神信實的作為一致。

換句話說,經文不是說「人的信心大,就可以說更多的預言 ; 信心小,就只能說少量」,而是強調「傳講預言時,要忠於神的信實,不能背離祂已啟示的真理」。

總結 : 照着信心的程度,就是傳講神的信息不憑自己的意思或情緒,而是忠實反映神所啟示的真理,剛好、不偏不倚。

【羅12 : 7 - 8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 ; 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 ; 施捨的,就當誠實 ; 治理的,就當殷勤 ; 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 執事是指被神賜予治理和服事能力的人,能妥善處理教會事務,也包含幫助他人服事的角色。每個人應清楚自己領受的恩賜,專心投入,不越界參與他人的職分,也不與他人比較,而是忠心在自己的崗位上服事。

「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教導的人負責清楚傳講聖經真理,使人明白神的旨意,並能在生活中實行。每個教導者都應專注於自己被神呼召的教導職分,按神的心意引導他人,而非分心或模仿他人的工作。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 勸化的恩賜是以同情、鼓勵和安慰的態度,幫助人實際行出神的旨意。勸化不同於教導,教導指出該做的事,勸化則幫助人將其付諸行動。

「施捨的,就當誠實」: 施捨的人負責用自己的資源幫助有需要的人,或協助分配捐贈。誠實代表動機單純慷慨,不夾帶私心或其他不良意圖。

「治理的,就當殷勤」: 治理包括帶領、管理與照顧他人。治理者應親自投入工作,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完成神所託付的任務,而非僅發號施令。

「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憐憫是指主動照顧病患、窮人、孤老、孤兒和寡婦等需要幫助的人。甘心表示服事應帶著喜樂,而非勉強或視為苦差事,使行動中彰顯神的慈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