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顯示具有 聖經筆記 - 聖經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聖經筆記 - 聖經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聖經筆記 – 以羅欣 (Elohim)

  聖經筆記 – 以羅欣 (Elohim)

「以羅欣」(Elohim) 在我們的舊約聖經中出現超過 2,50 0次,中文翻譯為上帝這名字是從一個單數的名字「伊勒」(EI) 而來,而「伊勒」意思是「居首位的大能者」。「以羅欣」中文的意思是大能者,因著這個屬性,這個名字常常使用在關乎神的創造上,創世記第一章的「神」字都是以羅欣,是這樣一位大能者創造了天地。

「以羅欣」(Elohim) 這個名字除了有「大能者」意思之外,另外,Elohim 這個字是從動詞 alah (阿拉) 所演化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起誓立約,因此我們的上帝決不背乎自己,祂乃是一位守約施慈愛的上帝 !

「以羅欣」是個複數名詞,這就表示神不只一位。聖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 :「起初神創造天地。」這裡雖然「神」(Elohim) 是複數名詞,然而有趣的是,此句中的動詞「創造」卻是用「單數」。

就句中的主詞「神」來看,神是「複數」; 就動詞「創造」用單數來看,神又是「單數」。這暗示著是三位一體的神。

另外在以下的經文也是啟示了有關「三一神」之奧妙 :

創世記 1 : 26「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這一位神 (Elohim) 稱自己為「我們」,但「形像」卻是單數。

馬太福音 28 : 19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這裡提到父、子、聖靈三位上帝的名字,但其中的在原文中用的是單數此句顯明了三位一體的真理。

可知,三一神其本體相同,卻有三個位格。因此,世記一章一節給我們看見,天地的創造,乃是三而一的神共同來創造的。

「以羅欣」(Elohim) 這個詞不僅用於神,而且也被用在人的身上,如詩篇 82 : 6我曾說 : 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子。」這裡的「神」是指以色列國中不秉公行義的審判官,也可指列國的君王,因君王在古代被看為「神的兒子」。神把神聖莊嚴的責任交託他們,稱他們為至高者的兒子,但他們卻犯罪墮落,不忠職守,且毫無公義之心。

「以羅欣」(Elohim) 這個詞也可用於假神或偶像如列王記上 11 : 4「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出埃及 34 : 17「不可為自己鑄造神像。」

「以羅欣」(Elohim) 這個詞也可用於天使約伯記 38 : 7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眾子也都歡呼。」此節表示創世之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希伯來詩歌的平行結構,晨星「神眾子」等同,而這裡的「神眾子」在新國際版聖經中翻譯為「所有的天使all the angels



 

 

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聖經筆記 – 以色列百姓三次被擄與歸回

  聖經筆記 以色列百姓三次被擄與歸回

以色列百姓三次被擄

第一次被擄

  巴比倫在西元前 612 年推翻亞述,西元前 605 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在迦基米施打敗埃及王法老尼哥,成為世界上的新強國 (耶 46 : 2)。打敗埃及以後,尼布甲尼撒二世年出兵侵略猶大 (王下 24 : 7)尼布甲尼撒擄走了猶大王約雅敬、部分聖殿器皿 (代下36 : 6 – 7) 和包括但以理在內的一些猶大貴族。這是耶路撒冷城第一次淪入巴比倫手中。

由於得到父王在 605 年八月十五日駕崩的消息,立即帶領一小部分隨從,橫越沙漠,先行急速趕回巴比倫,三週後於九月七日,在巴比倫登基為王。因此,他在主前 605 年入侵耶路撒冷的時候仍未作巴比倫王。

後來約雅敬被放回猶大,服事巴比倫三年 (王下 24 : 1)。西元前 601 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又與埃及法老尼哥的軍隊交戰,這一次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新巴比倫軍隊不得不退回巴比倫。於是約雅敬趁機投靠埃及,背叛巴比倫,引發尼布甲尼撒於西元前 597 年圍攻耶路撒冷。城尚未攻破,約雅敬就死了。

第二次被擄

  約雅敬死後,18 歲的兒子約雅斤繼位,但他只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十天。西元前 597 年,尼布甲尼撒王第8年,耶路撒冷城被攻破,他把約雅斤和他的母親、后妃、官員,以及這地的貴族,並所有大能的勇士約有一萬多人都擄到巴比倫去了 (王下 24 : 14 - 16)。以西結、末底改也包含在內 (結 1 : 2) (斯 2 : 6)。尼布甲尼撒立西底家代替約雅斤作猶大王。

第三次被擄

  西元前   588 也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在位十七年,西底家作王第九年背叛巴比倫王 (王下 25 : 1)。同年十月初十日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堡壘攻城。 城被圍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 

西元前 586 也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在位十九年,西底家王十一年,城被攻破,王就往亞拉巴逃去,西底家王被迦勒底的軍隊捉拿,帶他到利比拉的巴比倫王那裡 ; 他們就判他的罪。他們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兒女,挖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着他,帶到巴比倫去 (王下 25 : 2 - 7)最後他死在巴比倫 (結 12 : 13)

西底家王被捉拿後,接著聖殿和王宮被焚毀,城牆被拆除,部分猶大人被殺和被擄 (王下 25 : 8 - 21)這是猶大第三次被擄,南國猶大自此滅亡

以色列百姓三次被擄歸回

第一次歸回

<經文> 以斯拉記 1 - 6 章

以色列人第一次被擄是在西元前 605 年,耶利米預言七十年滿足的時候他們必要從被擄之地歸回。所以神預備了古列王,在西元前   538 年,古列元年,由所羅巴伯與耶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歸回。

★   古列於元年下諭旨讓猶大人歸回故里,並重建自己家園及殿宇。重建聖殿部份所需費用由政府負責,尼布甲尼撒當年從聖殿擄走之器皿,均送返原處。

★ 第一次歸回之人員包括長官、家族成員、城邑居民、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門的 尼提寧人(殿役)及身份不明的百姓和祭司約有五萬人。

★ 重踏故土後,首要的工作是重建聖殿。他們首先設立祭壇,在歸回後第一年的七月,恢復定期的祭禮。稍後同月的中旬,百姓就按著令期,遵守住棚節,第二年的二月,他們開始重建聖殿本部。

★  第一步是奠立根基,工程迅速完成。大功告成後,百姓歡呼同慶。自此以後,煩擾又不斷發生,他們經歷北方撒瑪利亞的攪擾 (拉 4 : 1 - 5)。除此以外,聖殿的猶太建築工人開始花更多的時間重建家園,耕犁田地 (該 1 : 3 - 14),以致於建殿工作陷入停頓狀態。結果,直至大利烏第二年 (元前 520  ; 該 1 : 1),約十六年之久,聖殿仍然僅僅是一個根基而已。

★     大利烏第二年,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鼓勵百姓復建聖殿的工作。當年的六月工作復始   (該   1 : 15) (拉 5 : 1 - 2)。四年後,在大利烏第六年,聖殿竣工 (拉 6 : 15)

第二次歸回

<經文> 以斯拉記 7 - 10 章

在第一次歸回 80 年後,西元前 458 年 月 日,以斯拉得亞達薛西一世之諭旨從巴比倫啟程,經過 1 , 400 公里的路程,於 月 日抵達耶路撒冷。

★  以斯拉是大祭司亞倫的後裔,他不但是祭司,也是經學家,就是通達神律法的人。他的歸回和第一及第三次不同,不是大興土木,而是屬靈方面及社會方面的建造。百姓需要建造及革新,才能討神的喜悅。

★  亞達薛西一世下諭旨凡願意歸回者均可以隨同返回耶路撒冷 (7 : 13),若經費不足,可隨時向亞巴那哈拉省金庫支取 (7 : 20)。免除聖殿服事人員向波斯納稅 (7 : 24)。在猶大地指派民官,執行耶和華及王的律法 (7 : 25 - 26)

★     此次歸回人數並不多,大約只有 1800人,由於之前都沒有利未人回來,他們需要利未人來重建以色列百姓的信仰架構,以斯拉盡力地把利未人帶回來,畢竟想回來的利未人不多,只找了38個利未人回到耶路撒冷。

第三次歸回

<經文> 尼希米記 1 - 13 章

★ 這一次帶領百姓回猶大的領袖是尼希米。尼希米是在西元前 445 年,亞達薛西王一世二十年帶領百姓回國,距第一次歸回 93 年,離第二次歸回 13 年。

★ 尼希米不像所羅巴伯是皇嗣的後裔、不像以斯拉是祭司是亞倫的後裔。尼希米只是一般百 姓,他被選入宮廷作酒政的官。當他聽見哈拿尼報告耶路撒冷的光景。知道那些被擄歸回剩下 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他就坐下哭泣,多日禁食祈禱,又冒了生命的危險,臉帶愁容去見王。

★ 尼希米向王稟告耶路撒冷的處境,祈求王恩准他啟程前往相助,甚至要求王下詔書給亞巴那哈拉的官員,賜他通行無阻的道路,並供應重建所需的村料。波斯王慷慨允准,並賜他所求的。他更差派軍長和馬兵,護送尼希米安全度過這漫長的旅途。

★ 尼希米深得到波斯王的信任,他以朝庭大臣的身份歸國,擔任猶大省長。他在故鄉任總督達   12 年之久。這次歸回的猶太人數目不詳,但顯然為數不少,以致波斯王派遣軍長和馬兵護送。尼希米抵達後,立即著手進行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



 

 

 

 

2023年6月4日 星期日

聖經筆記 – 約翰 · 馬可

 聖經筆記 約翰 · 馬可

約翰 · 馬可通常被稱為馬可,是馬可福音的作者。約翰 · 馬可的母親名叫馬利亞,她的家被用作信徒聚會和禱告的地方 (徒 12 : 12)

這位稱呼馬可的約翰是巴拿巴的表弟 (西 4 : 10 )當巴拿巴和保羅受安提阿教會的委託,帶了捐款送到耶路撒冷又返回安提阿時,便把馬可也帶往安提阿去了(徒 12 : 25)

保羅和巴拿巴第一次外出佈道的時候,曾帶著馬可作爲青年助手,一起去傳道 (徒 13 : 1 - 5)然而,他們遊行傳道到了旁非利亞時,馬可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了 (徒 13 : 13)

保羅和巴拿巴第一次行路回來,過了些日子,保羅就想回到從前所到的城邑,看看弟兄們都怎樣 (徒 15 : 36)。然而,巴拿巴想要帶約翰 · 馬可同去。但保羅因著馬可上次中途中離開他們的緣故,拒絕讓馬可參加這次旅行,以致保羅和巴拿巴不能同工,彼此分道揚鑣。巴拿巴帶了約翰 · 馬可去往塞浦路斯,保羅帶了西拉去往敘利亞和基利家,勸勉那些地方教會的信徒 (徒 15 : 39 - 41)

雖然如此,馬可終究和保羅和好,熱心事奉主。保羅在書信中囑咐歌羅西的聖徒接待馬可 (西 4 : 10 ),並承認他是同工 (門 1 : 24)保羅臨終的時候,保羅從羅馬監獄裡打發人來,對提摩太說 :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保羅承認了他

的進步,認為他是一個在工作上不可少的助手 (提後 4 : 11)

約翰 · 馬可在公元   55 年到   59 年之間寫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福音書。在馬可福音   14 : 51 - 52 節中,有提到在耶穌被逮捕的那天晚上,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然而有一個少年人,仍然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不想離開,但因著眾人要捉拿他。最後他卻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關於此事件只記錄在馬可福音中,雖然這個年輕人是匿名的,但根據一些學者推測這個逃亡的年輕人實際上就是約翰 · 馬可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聖經筆記 – 馬利亞的姊妹和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

聖經筆記 馬利亞的姊妹和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

約翰福音 19 : 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耶穌母親的姊妹可能就是撒羅米

馬太福音 27 : 56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馬可福音 15 : 40

「還有些婦女遠遠地觀看 ;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撒羅米。」

 從以上 (約 19 : 25) (太 27 : 56) (可 15 : 40) 三處經文得知,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 :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約 19 : 25)

耶穌母親的姊妹 (約 19 : 25) = 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太 27 : 56) = 撒羅米 (可 15 : 40)

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 (約 19 : 25) = 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太 27 : 56) = 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可 15 : 40)

抹大拉的馬利亞 (約 19 : 25) (太 27 : 56) (可 15 : 40)

 穌母親的姊妹可能就是撒羅米 ; 撒羅米是西庇太的妻子,也就是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的母親,所以雅各和約翰與主耶穌是親戚,是姨表兄弟。

 因為有這層親戚的關係,撒羅米才自然又勇敢地帶兩個兒子來見耶穌,她希望她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在耶穌的國裡,一個坐在耶穌的左邊,一個坐在耶穌的右邊。耶穌沒有答應。其他的使徒們聽見這件事,對雅各和約翰都很惱怒,耶穌便教訓眾門徒說 :「你們中間誰願爲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爲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 20 : 20 - 28)

 耶穌被釘十架時,撒羅米和其他幾個女信徒一起,也在十字架旁守候 (可 15 40)。耶穌復活的那天早晨,她也曾和其他幾位婦女一同到了墳墓那裡,同時聽到了天使傳報耶穌復活的消息 (可 16 ∶ 1 - 6)

革羅罷是革流巴,也是亞勒腓

 革羅罷的妻子名叫馬利亞,這位革羅罷是誰 ? 我們可以從下列兩處經文得知 :

路加福音 24 : 18

兩人中有一個名叫革流巴的回答 :「你是在耶路撒冷的旅客中,惟一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發生了甚麼事的人嗎 ?

馬太福音 10 : 3

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

 革羅罷可能就是路加福音 24 : 18 中的革流巴 ; 革流巴也是馬太福音 10 : 3 中的亞勒腓,由於從亞蘭文及希伯來文譯成希臘文而有不同,一個譯成革流巴,另一個譯成亞勒腓。

革流巴的兒子是小雅各和約西

馬太福音 27 : 56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馬可福音 15 : 40

「還有些婦女遠遠地觀看 ;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撒羅米。」

 從以上三處經文 (太 10 : 3) (太 27 : 56) (可 15 : 40) 得知,革流巴的兒子是小雅各和約西,其兒子雅各 (小雅各) 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 (太 10 : 3)

 也就是說,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就是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太 27 : 56),就是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可 15 : 40)

耶穌十二門徒之中的兩個雅各

馬太福音 10 : 2 – 3

2 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 (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 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

 馬太福音 10 : 2 – 3 節中,我們得知,耶穌十二門徒之中有兩個名為雅各,西庇太的兒子為大雅各 (太 10 : 2) ; 亞勒腓的兒子為小雅各 (太 10 : 3)可能因為他年紀較小,或身材較小,所以稱為小雅各,而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則被稱為大雅各。

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就是那個馬利亞

馬太福音 27 : 56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馬太福音 2761 

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在那裡,對著墳墓坐著。 

 太 2761 節之所以用那個馬利亞 」這個詞,那是因為太 2756  節已經提到是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故 61 節這裡用那個馬利亞 」。

 而太 2756 節中的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是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或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呢 ? 因為她們都有兒子叫雅各和約西 (13 : 55)。關於此問題,我們在上文已回答了此問題,就是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 (約 19 : 25) = 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太 27 : 56) = 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可 15 : 40)

那個馬利亞是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也是雅各的母親馬利亞

 接下來,我們再看以下三處經文,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那個馬利亞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也是「雅各的母親馬利亞

馬太福音 28 : 1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 

馬可福音 1547 

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都看見安放他的地方。

馬可福音 16

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 

 最後,我們再看以下一處經文,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太 28 : 1 節裡的那個馬利亞就是雅各的母親馬利亞。

路加福音 24 : 10

那告訴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亞拿,並雅各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與她們在一處的婦女。

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在聖經中的各種稱呼

 綜合上述的經文,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在聖經中有好幾種稱呼,馬太稱她為「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太 27 : 566128 : 1 ) ; 馬可稱她為「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可 15 : 40) 、「約西的母親馬利亞」(可 15 : 47) 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可 16 : 1) ; 路加稱她為「雅各的母親馬利亞」(路 24 : 10) ; 在約翰福音,她是「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約 19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