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聖經問答 – 神是否把重擔給人 ?

 ■ 聖經問答 - 神是否把重擔給人 ?【引言】 ★ 常常有人會分享這樣的話 :「有時神給重擔,不是讓人獨自扛起,更不是要壓垮人,而是讓人學會依靠祂、信心更堅定。」這樣的說法聽起來似乎很安慰人,但與聖經的教導並不完全相 同。 ★ 聖經清楚表明,神的心意並不是要壓垮我們,而是要我們把重擔交託祂。祂確實會給我們試 煉,也會交託我們責任,但這些都在祂的恩典與同在裡,使我們能承擔並成長。祂所賜的是合 宜的使命,不是壓垮人的重擔。 ★ 因此,當我們感到疲乏、心中沉重時,聖經提醒我們可以回到主的面前,聽見祂慈愛的邀請 : 【耶穌的邀請】 <經文> 馬太福音11 : 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 這裡的「重擔」不是神加給我們的,而是生活壓力、罪惡感、失敗感或宗教律法的要求等。 我們無法靠自己承擔這些,但耶穌邀請我們把一切帶到祂面前。當我們願意交託,便能在祂裡 面得到釋放和安息,不再孤單背負。 【神的擔子是輕省的】 <經文>...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讀經隨筆 – 約翰福音 13 : 1 – 11

 ■ 讀經隨筆 – 約翰福音   13 : 1 – 20 【約13 : 1】「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 愛他們到底。」 「逾越節以前」 ★ 指的是逾越節即將到來的時間點,逾越節在猶太曆的尼散月   14 日黃昏開始,這一天是猶太人 重要的節日,紀念神從埃及拯救他們的偉大作為。 ★ 這也是指耶穌與門徒即將一起吃最後的晚餐的時間,這正是接近逾越節的前一天 (白天),而逾越節的筵席和儀式尚未開始,會在當晚黃昏過後正式開始。 【約13 : 2】「當晚餐進行的時候,魔鬼已經把賣耶穌的意思激動了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 「當晚餐進行的時候」 ★ 這裡的「晚餐進行」指的正是逾越節的晚餐已經開始,即黃昏過後的晚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最後的晚餐。這和《馬太福音》26 : 19 - 20、《馬可福音》14 : 16 - 18、以及《路加福音》22 : 13 - 14中的描述是一致的。 「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 ★ 這是指猶大在此刻以前,就已經存心出賣主耶穌...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讀經隨筆 – 約翰福音 14 : 27

 ■  讀經隨筆 – 約翰福音   14 : 27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 ; 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難。面對問題時,我們常常感到焦慮、害怕,甚至不知所措。然而,耶穌在約翰福音14 : 27 中向我們保證,祂賜給我們的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平安。 ★ 耶穌所賜的平安為何與世人所賜的平安不同呢 ? 首先,我們來了解何謂「世人所賜的平 安」。世人所賜的平安,通常是外在的和平與安定。例如,當我們的生活順利,工作穩定,財務無虞,我們會覺得平安。這樣的平安是建立在條件和環境的變化之上,因此,它是短暫且脆弱的,一旦外界的情況變動,這種平安便可能隨之消失。 ★ 然而,耶穌所賜的平安,卻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依賴外在的環境,而是來自於內心的深層安穩,無論外界如何變動,這份平安始終存在。 ★ 這平安不是外在的情況,而是基於我們與耶穌的關係。當我們信靠祂,祂會賜給我們一種不受環境影響的平靜與安慰。即使在困難中,我們依然能感受到神的同在,祂的愛使我們心安。 ★ 因此,當我們遭遇險惡環境時,雖然外在環境不變,但我們有耶穌可依靠,那我們就有耶穌的平安在我心中,我們的心境可以改變。祂的平安使我們不再被困境左右,反而能在祂的愛中找到安慰與力量。 ★ 當我們擁有耶穌的平安在心中,我們也擁有祂的同在。...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讀經隨筆 – 申命記 33 : 12

■ 讀經隨筆 – 申命記 33 : 12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同耶和華安然居住。耶和華終日遮蔽他,也住在他兩肩之中。」 ★ 當我們與神有親密的關係時,無論生活中我們遭遇什麼的困難,我們都不會孤單面對。雖然外面的風雨有多麼的猛烈,但神總會用祂慈愛的雙翅護衛著我們,我們能在祂的保護和愛中找到真正的安息。 ★ 神的保護不打盹,是持續的,而且還是全面性的,不僅是身體上的保護,也包括精神和心靈 上的安慰。在困難或危險來臨時,神會為祂的百姓提供避難所,讓他們在祂的臂膀下尋得平 安。這不僅是一時的照顧,而是全日全時的照顧。 ★ 因此,當我們感到壓力或不安時,我們可以回到祂的懷抱,祂必承擔我們的重擔,為我們分 憂解難。神的愛與保護是無條件的,祂永遠不會離開我們,神不僅是在我們的背後支持我們,祂更是走在我們的前方,為我們開路。       &nb...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讀經隨筆 – 歷代志下 7 : 14

 ■ 讀經隨筆 – 歷代志下   7 : 14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 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 這節經文是上帝向以色列民的應許,也是對我們現代信徒的警戒和鼓勵。這裡強調當祂的子民「自卑」並且「禱告」,這是改變的第一步。 ★ 這裡的自卑是指心中謙卑,願意放下驕傲和自義,承認自己需要上帝的引導和赦免。當我們真正謙卑在神面前,這種態度會改變我們對罪的看法,並激勵我們真誠悔改。 ★ 禱告是信徒與神溝通的途徑。雖然神是無所不知,但祂渴望我們向祂敞開心扉,將我們的困難、痛苦和需要都帶到祂面前。這不僅是求得神的幫助,更多的是建立與神的關係。 ★「尋求我的面」是指不僅在困難中才來尋求神,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保持對神的渴望和依賴。這是一種這是一種持續的生活方式,而非一時的行為。當我們心中充滿對神的渴望,就能在各種處境中感受到祂的同在和指引。 ★「轉離惡行」是悔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