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0 : 1 – 8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0 : 1 – 8        

【羅10 : 1】「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

保羅表達他深切的同胞情懷,顯出他傳福音的動機不是責備,而是憐憫與盼望。保羅表達他深切的同胞情懷,顯出他傳福音的動機不是責備,而是憐憫與盼望。他不僅理智上明白神的救恩計畫,也在情感上與以色列人同感憂傷。這節經文與9章開頭的情緒相呼應,顯示他雖然宣講外邦人的得救,仍切盼以色列全家歸向神。
【羅10 : 2】「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識 ; 

「向神有熱心」: 指以色列人對神的敬虔與熱誠,表現在勤守律法、遵行宗教禮儀、傳承信仰傳統上。他們真心想討神喜悅。

「但不是按着真知識」: 這裡的「真知識」指的是對神救恩的正確認識 -- 明白稱義是憑信心,不是靠行為。以色列人的熱心缺乏屬靈洞察力,他們的信仰熱忱並未建立在對基督的真認識上。

【羅10 : 3】「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 

「不知道神的義」: 指以色列人不明白神所啟示的稱義之道 -- 人是因信耶穌基督而得稱為義。他們忽略了神藉信心所賜的義,仍以為遵守律法和行為能使人被神接納。

「想要立自己的義」: 表示人憑自己的努力、功德或宗教行為,企圖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義。這樣的「義」是出於人而非出於神,是一種自我中心、以行為為基礎的信仰態度。

「就不服神的義了」: 意即拒絕接受神藉着基督所賜的救恩,不肯以信心順服神的方式得義。這不僅是對救恩真理的無知,更是一種心靈上的驕傲與抵抗。

【羅10 : 4】「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義。

「律法的總結」:「總結」原文可譯為「目標、成全、終點」。這表示基督既是律法的「完成者」,也是律法所指向的「目的」。律法的要求與預表,最終都在基督裡得以實現。

「就是基督」: 基督親自成全了律法的公義要求,祂以完全的順服與犧牲,滿足神對罪的審判,使人不再靠行律法而稱義,而是藉着信祂得義。

「使凡信他的都得着義」: 不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只要信靠基督,就能得着神所賜的義。這是救恩的核心 -- 信心取代行為,恩典取代律法,基督取代自我努力。

【羅10 : 5】「摩西寫着說 :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就必因此活着。

摩西寫着說」: 保羅引用舊約申命記 30 : 12 - 14,指出律法的要求與應許。

「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律法的義」指完全遵守摩西律法的所有條例。

「就必因此活著」:「活著」指的是今世的存活與祝福,並不是永生或來世的生命。這是條件式、暫時、有限的生命,理論上若完全遵行律法就能得,但人無法完全做到。

 保羅引用目的是對比律法與信心,律法要求完全遵守,才能得到存活,但人無法無法完全遵守律法,只要一條違犯,就等於違犯全部律法。因此沒有一人能靠律法稱義。律法揭示人需要依靠基督。「活著」在律法中是條件式生命,在基督裡才是永恆確定的生命。

【羅10 : 6】「惟有出於信心的義如此說 :你不要心裡說 : 誰要升到天上去呢 ? (就是要領下基督來 ; ) 』」

「惟有出於信心的義」: 指稱義不是靠律法,而是靠信心接受基督的義。與律法要求的完全遵行不同,信心的義是已經在基督裡完成,人人都可領受

「如此說」是一種擬人法。意思是 : 保羅把「出於信心的義」當作一個會說話的人,用來表達「信心的義」所傳達的信息或態度。所以不是信心的義真的會說話,而是保羅用這種方式來對比律法的義和信心的義 -- 律法要求人去做 ; 信心的義則告訴人 : 你不需要去做不可能的事,只要相信就能得著。

「你不要心裡說 : 誰要升到天上去呢 ?這裡的「你」指的是聽保羅講論、追求稱義的人,也就是每一位想要尋求神義的人,包括猶太人與外邦人。此句保羅引用申命記   30 : 12 - 13,意思是 : 稱義不需要去天上或做不可能的事
「升天領基督下來」是保羅用來說明律法不能帶來稱義的想像。意指如果人認為必須做出極難的行動(例如上天把基督帶下來),才能稱義,那就像「不可能的事」,顯示人靠律法或自身努力是行不通的。
保羅用這種比喻指出 : 稱義不需要極端努力或遠不可及的行為,而是靠信心接受基督,神的義就在你心裡、近在咫尺。

【羅10 : 7】「誰要下到陰間去呢 ? (就是要領基督從死裡上來。) 

「誰要下到陰間去呢 ?」這裡的「誰」不是指特定的人,而是泛指任何想靠自己努力得救的人。保羅引用申命記   30 : 13 的大意,意思是 : 稱義不需要下到陰間 (死裡) 或做不可能的事。

「就是要領基督從死裡上來」: 指的是基督從死裡復活,保羅用這比喻說明,人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使基督復活,稱義不靠人力或極端行動,目的是強調稱義靠信心接受復活的基督。

6 – 7  比喻重點為 : 稱義不靠人的努力或不可能的行為,靠信心接受基督,神的義已近在心裡、可領受。

【羅10 : 8】「他到底怎麼說呢 ? 他說 :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

「他到底怎麼說呢 ?」這個「他」指的是摩西。保羅在這裡延續前文的引用 (申命記3012 - 14),因此「他」所指的,就是那段話的原作者 -- 摩西
「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 保羅引用申命記   30 : 14,原意是說神的話已經向人顯明,不難明白或遵行。保羅用來說明「信心的道」也是如此,神的救恩不是遙不可及的奧秘,而是臨近人心的真理。

「口裡、心裡」: 意思是心裡真的相信,嘴巴也願意承認。不是做什麼特別的宗教動作,而是出自內心的真心信。

這節經文總結前文比喻的重點 : 神的義不靠人的努力尋求,而是藉信心臨到人,使人能夠在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得著救恩。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