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Pages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聖經教室 – 那時人如何會分地居住 ?

  聖經教室創世記 10 : 25:人類分地居住,還是因地分裂而分散?

<經文> 創世記 10 : 25

希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法勒 (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 叫約坍。 “ Two sons were born to Eber : One was named Peleg , (Peleg means division) because in his time the earth was divided ; his brother was named Joktan . ”

此節經文提到希伯的兒子們時,特別講明大兒子法勒命名的背景。他生下來時候,地上有一件大事發生。原文裡並沒有「那時人就分地居住」字樣,而是「因為那時地被分裂了」“ because in his time the earth was divided ”

 ★ 關於此問題,我們應該用「那時人就分地居住」,還是「因為那時地被分裂了」來理解呢?首先,我們先來探討,根據原文「地被分裂了」" the earth was divided ",有些人認為這裡的 「地」用的是單數形式,表示當時的地球還是一個整體,後來才分裂成為如今的各大陸。由於 這場地的分裂,自然也將人類分散在全地。

如果真的是地的大分裂,並且形成如今的七大洲,那將會是一場極為巨大的災難,特別是人口減少的問題。這是因為地分裂若是指大規模的地理災難或大規模的土地變動,會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巨大的挑戰。比如,地震、火山爆發、極端氣候等自然災害可能會導致部分地區變得不適合居住,甚至造成生命的損失。

雖然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地球上本來只有一塊「泛古陸」或稱「盤古大陸」的龐大陸地,隨著盤古大陸的分裂,漂移的大陸形成了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但這「泛古陸」大約出現在3億年前,這與法勒時代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 2400 年左右並不吻合。

綜合以上兩個理由,我們不能從「當時的地球還是一個整體,後來才分裂成為如今的各大陸」這一線索來理解,而應該從「那時人就分地居住」這一線索來理解。

在創世記 10 : 25 的英文聖經翻譯中,這裡的 " earth " 有時候確實會讓人聯想到整個的地球。然而,在聖經的語境中,"earth" 更常用來指代「地」或「土地」,並不一定是指整個的地球,而可能是指人類居住的範圍或地理範圍。

因此,這裡的 “ earth ” 可能是指人類的群體或社會的分散,而非地被分裂了。這樣看來,這段經文的翻譯並不是錯誤的,只是如果我們對 “ earth ” 這個詞的理解過於局限,可能會造成混淆。

有了這樣的理解,若將「地分裂」理解為人類聚集或定居的過程,則更能合理解釋為何當時的人類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成功分散和定居,而非面臨人口減少或重大災難。這樣的解釋能幫助讀者理解為何《創世記》中的「地分裂」並非指地球的劇變,而是指一種社會性、文化性的「分散」,而這樣的分散並未導致人口的損失。

那麼,什麼原因使得當時人就分地居住呢?這應該與巴別塔事件後,神將人類分散到世界各地的情形有關。雖然巴別塔的故事記錄在創世記十一章 至 節,這是文學敘事上的安排,按時間順序,它應該發生在第十章的列國名單之前。

因此,正確的時間順序應該是,先發生巴別塔事件(創世記 11:1 - 9),當時全地語言一致,人類聚集建塔,神混亂了語言並將人類分散到各地。隨後,當法勒出生時,人類已經分散並開始定居在不同的地區。

雖然創世記中沒有直接指明巴別塔事件與法勒的出生之間的時間關係,但根據經文的敘述邏輯,我們可以推斷巴別塔事件發生在法勒之前。巴別塔事件是導致語言混亂和人類分散的根本原因,而法勒的時代則是描述人類在這些變故後的分散和定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