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教室 – 耶穌潔淨聖殿
<經文> 馬太福音 21 : 12 – 17
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裏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在殿裏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見小孩子在殿裡喊着說 :「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 !」就甚惱怒, 對他說 :「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 ? 」耶穌說 :「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 ?」 於是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裏住宿。
【聖殿怎麼會變成賊窩 ?】
★ 這是主耶穌第二次潔淨聖殿。第一次是祂出來傳道的時候。記載在〈約翰福音〉第二章。其餘三福音所記載的是第二次潔淨聖殿,是祂受死前一周所作的事。在此可見,猶太人並沒有因耶穌第一次潔淨聖殿而悔改。
★ 因此這使他們懷恨在心,設法報復。所以在第一次潔淨聖殿之後,猶太人對耶穌說 :「你既作這些事,還顯甚麼神蹟給我們看呢 ? 」(約 2 : 18) 意思是說,你既這樣沒有愛心對待那些人,叫他們血本無歸,還有甚麼記號,能讓我們看了就相信你是神的兒子呢 ? 但在主耶穌第二次潔淨聖殿時,猶太人就不單埋怨耶穌沒有愛心,而且還商量要怎樣去除滅耶穌了 ! (可11 : 18)
★ 耶穌在逾越節期間進入耶路撒冷 ; 逾越節是與五旬節、住棚節合為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之一,是為記念神救他們出埃及之恩,而要到聖殿去獻祭的節日。當時城中熱鬧非常,眾多的朝聖者從多個國家到耶路撒冷來慶祝,並照猶太律法獻上祭物。
★ 耶穌進了神的殿,這裡指的是「外邦人院」,當時聖殿的結構,由內而外依序分為 : 至聖所、聖所、內院、外院。至聖所則是大祭司只有在一年一度的贖罪日當天才可進入,大祭司進到至聖所與神會面,為以色列人民贖罪,並再次將整個聖殿獻給神、使聖殿成聖,以供人民繼續來使用。而聖所是一般猶太人不能進入,只有當班祭司才能進入聖所。
★ 內院也就是祭司院,是祭司敬拜上帝的地方,也就是如果不是祭司,就不能進入這個區域。而外院由內而外依序又分為男人院、女人院,還有外邦人院。也就是分別給猶太男人、猶太女人,以及外邦人敬拜上帝或者獻上祭物的地方。
★ 外院最外面就是外邦人院,這是聖殿圍牆進去的第一個區域。稱之為「外邦人院」,顧名思義就知道那是允許外邦人可以進去的地方,然而,即使外邦人信靠了耶和華,也只能在待在外邦人院。再進去就是所謂的「女人院」,也就是女人可以進入的區域。第三個部份就是「男人院」,換句話說,女人不能進入到這個地方。
★ 當時候的祭司允許人在「外邦人院」的地方兌換銀錢,並且買賣牛羊牲畜。因此,這些攤位的設置是有經過祭司登記核准的。為什麼要在這裡兌換錢幣與買賣牲畜與呢
?
★ 設立兌換錢幣的攤位,因為在羅馬政府統治的時代,為了要維持聖殿的運作,猶太人在 20 歲以後,每年在節期時都必須繳納半個舍客勒的丁稅,也就是聖殿稅。由於從各地來耶路撒冷朝聖的人,他們所帶來的錢幣上有羅馬皇帝或其他神祇的像,不能投入到聖殿的奉獻箱裡。他們必須兌換成猶太人使用的,不帶偶像的「推羅銀幣」來繳納聖殿稅。
★ 因此,為了要讓外地返鄉的猶太人可兌換錢幣,就設置了兌換錢幣的攤位。這些兌換錢幣攤商,利用逾越節朝聖客最多的時候,增加兌換錢幣的手續費,或是提高匯率,來欺騙返鄉僑民的錢財。
★ 至於在外邦人院設立販賣牲祭的攤位,這是服務從外地回來的僑民,或是像來自加利利等地區的人民,因為路途遙遠,不方便攜帶祭物,只好在耶路撒冷購買。
★ 而對於居住在巴勒斯坦地方的猶太人,每一年都會去聖殿去過逾越節。他們會帶所飼養的牛、羊、鴿子去獻祭。按著律法的規定,這些獻給神作為祭物的牛、羊、鴿子都必須是沒有殘疾的,於是這些祭司在檢查老百姓的牲祭時,總是百般挑剔,使老百姓自己帶來的牲祭總是有瑕疵、不能奉獻,就只好到外邦人院的攤位去買,而這些在聖殿裡買的牛、羊、鴿子保證是可以通過祭司的檢查。
★ 因為這樣,祭司就與販賣的攤販掛勾,刁難所飼養的牲畜有瑕疵,不能獻給上帝。這些想要獻祭的人,只好被迫去販售攤位購買有祭司檢驗合格證書的牲畜,而買來的祭物甚至有的根本比不上自己所帶來的牲祭,但是如果不接受,卻又不可以獻祭。而且聖殿當中所販賣的祭物,價格甚至遠高於外面的市價好多倍。這樣的手法如同欺騙、詭詐一樣的惡劣。
★ 耶穌必然聽到許多這種假借敬拜的規矩來剝削人這方面的事。於是一大早進入聖殿,發覺所聽的不假,聖殿如今成為做買賣的人和祭司圖利、詐欺的場所。另外,在馬可福音11 : 16「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有些民眾為了方便,不願意繞道而行,竟拿著器具從聖殿東邊要到橄欖山去,利用聖殿的院子作為來往耶路撒冷城內和橄欖山之間的捷徑。
★ 這種行為完全違反聖殿管理當局的規定 :「人不許帶著手杖,穿著涼鞋和拿著口袋,或滿腳塵土走進聖殿,也不准把聖殿當作捷徑,隨便經過。」主耶穌只是提醒猶太人本來就有的規定,要尊重聖殿的莊重和嚴肅,但一般民眾並未嚴格遵守。因此,主耶穌才再度重申,不要「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以避免破壞聖殿的獻祭與禮拜的進行。由此可知,祭司一定拿了什麼好處,不然怎麼會不阻止呢
? 因此,他才會大為忿怒而拿起繩子做了一條鞭子,把那些牲畜趕出聖殿之外,並把這些攤位推翻。
★ 買賣貨幣和祭物本身沒有什麼不對,但是他們不應該在外邦人可以敬拜的地方進行買賣,而應該退到聖殿外去。因著買賣牲畜及兌換錢幣在這邊進行,使得外邦人來到聖殿沒有辦法安靜禱告、敬拜上帝。
★ 除此之外,那些兌換銀錢及買賣鴿子的商人針對窮人的惡行更激怒了耶穌。摩西律法允許窮人可獻上兩隻鴿子做為獻祭。但他們被迫向那些商人購買聖殿認可的鴿子,價格通常極不合理。同時他們必須將當時羅馬的流通貨幣以不合理的差價兌換成可在聖殿使用的錢幣。這些窮人被剝削不是一次,而是兩次
: 兌換銀錢一次,買鴿子時又一次。
【合神心意的殿】
★ 透過這段經文中,耶穌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窺見神所要的殿是有下列四種特質的殿 :
1. 聖潔的殿
「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12 節)
★ 主耶穌的形象通常是溫和、充滿愛心,然而,當祂發現父的聖殿被玷汙時,祂竟然大發烈怒。因為聖殿本來應該是敬拜上帝的神聖地方,如果淪為屬世的買賣賞場所,這是神所極不喜悅的事。
★ 今天我們的身體也是神的殿,聖靈住在我們裡面。如果我們讓我們的思想充滿色情、貪婪,神的殿也已經被我們玷汙了,而無法與愛我們的主有一份純潔的關係。今天主耶穌也渴望清理我們的聖殿。我們也應當時時被聖靈充滿,除去內心中污穢的東西,讓主居首位,掌王權,做我們的主人。
2. 禱告的殿
「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13 節)
★ 由此可知,神所要的教會,就是禱告的教會。可見,禱告是神交付我們最高層次的事工,是推動教會一切事工的基石,也是能力的來源。
★ 帶有禱告力量的教會,神的靈必然會運行在其中。如果教會不看重禱告,神也不在教會了。當禱告只是一種徒具形式的舉動時,那麼,神對我們也如同陌生人。
★ 所以,主耶穌非常看重禱告,並且鼓勵我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透過禱告,我們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 透過禱告,我們使用神給我們的權柄 ; 透過禱告,神必讓我們經歷數不盡的神蹟奇事發生在我們生活當中
!
3. 醫治的殿
「在殿裏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祂就治好了他們。」(14 節)
★ 按照摩西律法,人有殘疾是不能進神的殿的。這就意味著瘸子,瞎子,麻風病人是不能到聖殿敬拜神的。清理聖殿後,就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所以我們看出神不但醫治病人,也讓人與他親近。
★ 主耶穌醫治了這些失明的、跛腳的,我們大概可以推測這他們應該也沒有能力可以購買祭物來獻祭,就連單純的想要進入聖殿可能都會被阻擋。這些人讓宗教領袖-祭司與文士沒有任何利益可圖,自然會排擠他們。
★ 但是耶穌居然醫治了他們,表示這一群被宗教領袖放棄、輕視的邊緣人卻經歷了耶穌的醫 治,也經歷天國的恩典與祝福。
★ 醫治,一直是神的心意,也始終是基督在教會中要成就的職事,因為神所要的教會,是使人身心靈得著醫治的教會。所以神所要的教會不單是一個敬拜、祈禱,和上帝親近的地方,也是讓人得醫治的地方。
4. 讚美的殿
「小孩子在殿裡喊著說 : 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15 節)
★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呼喊著「和散那 ! 和散那 !」歡迎他。「和散那」希伯來文的意思是「拯救」。這些孩子可能也在那些呼喊的人群中,他們繼續跟著耶穌進了聖殿。儘管耶穌的行動已經使殿裡的氣氛變得緊張,但這些單純的孩子卻認定祂就是那將要來的「大衛的子孫」,就是神應許從大衛而出的那位彌賽亞。因此高喊 :「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 ! 」
★ 在聖殿裡是不許可喊叫的,然而真正令祭司長和文士們憤怒不已的原因,不是因小孩子的喊叫而不快,乃是因小孩子所喊叫的「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
! 」的話而惱怒。
★ 諷刺的是,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仍然不承認主耶穌就是神所差來的「大衛的子孫」,然而小孩子們也可以看得出而作出相應的讚美。因此主耶穌就引用了詩篇第 八 篇 :「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意思就是,神特意起用一些明顯沒有力量的人,作為祂自己能力的出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