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讀經隨筆 – 創世記 3 : 15

  讀經隨筆 創世記 3 : 15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 ; 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 這是神對蛇 (撒但) 的宣告,也是救贖歷史的開端。經文中的「女人」首先指夏娃,但更深的層面象徵所有屬神、信靠祂的人。人若站在信靠神的地位上,就屬於「女人」的一方 ; 反之,若自以為能獨立於神,就落在撒但的詭計之中。因此,「蛇與女人彼此為仇」,不僅是指撒但與夏娃的敵對,更預表撒但與所有屬神子民之間長久的屬靈爭戰。

「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 這裡的「你的後裔」指的是屬撒但的人與勢力,包括一切拒絕神、行在黑暗中的人;而「女人的後裔」則指屬神的人,也最終指向那位由女人而生的基督 (4 : 4)。兩者之間的仇恨象徵從人類歷史開始直到末了,屬神與屬撒但之間不斷的屬靈爭戰。這預示基督與撒但之間的最終對抗,並顯明神的救贖計畫將藉著「女人的後裔」── 基督──來完全得勝。

「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這是神對撒但的審判與救贖的預言。「女人的後裔」並不是指許多人,而是指一位特定的人 ── 耶穌基督 (3 : 16)。「你」指蛇,代表撒但 ;「頭」象徵權勢與生命的中心,被擊傷頭表示致命的一擊,預表基督要徹底戰勝撒但,毀壞牠的權勢。

 而「你要傷他的腳跟」中的「腳跟」不是重要的部位,表示傷害雖然真實,卻不是致命的。 這預示撒但雖藉著十字架使耶穌受苦並被釘死,但無法阻止祂從死裡復活,完成神永恆的救贖計畫。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6 : 1 – 27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6 : 1 – 27

【羅16 : 1我對你們舉薦我們的姊妹非比,她是堅革哩教會中的女執事。」

在初期教會,信徒若前往或暫居其他教會,通常會由原教會出具推薦信 (參徒18 : 27 ; 林前16 : 3),以建立信任和聯繫。

保羅提到的非比,很可能就是這封書信的承載者,或許她短期停留羅馬,也可能遷居至此。 她來自堅革哩教會,一個位於哥林多東面約九公里的港口城鎮 ; 保羅稱她為「女執事」,顯示她在教會中承擔任正式服事職務 (參提前3 : 11)

【羅16 : 2請你們為主接待她,合乎聖徒的體統。她在何事上要你們幫助,你們就幫助她,因她素來幫助許多人,也幫助了我。」

保羅勸羅馬信徒為主接待非比,把她當作主裡的家人。接待時既要尊重她的身分和服事,也要用禮貌、合乎教會習慣的方式。若她在服事或行程上需要幫助,信徒應慷慨伸出援手。非比一向樂於服事,幫助過許多人,也曾幫助過保羅本人,因此值得信徒信任與支持。

【羅16 : 3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他們在基督耶穌裡與我同工,」

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 保羅提到 百基拉和亞居拉,勸羅馬信徒 向他們問安,因為他們與保羅有非常親密的同工關係。他們曾在哥林多與保羅一起織帳棚,之後又在以弗所與保羅一同服事,彼此配搭密切。值得注意的是,聖經多處將 百基拉 的名字放在 亞居拉 前面,這可能表示她在屬靈事奉上較剛強,或者婚前社會地位較高 ; 無論如何,他們夫妻都在福音事工上甘心並肩同工。

【羅16 : 4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

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 百基拉和亞居拉曾冒生命危險幫助保羅。聖經雖未明說,但可能指在以弗所傳道時遇到動亂 (參徒19 : 28 - 31),仍勇敢保護和支持保羅,顯示他們對福音事工的忠心與勇氣。

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 他們的忠心服事不僅益於保羅本人,也造福了多個外邦教會,因此眾教會都心存感謝,顯示他們的事奉影響廣泛,受人敬重。

【羅16 : 5又問在他們家中的教會安。問我所親愛的以拜尼土安 ; 他在亞西亞是歸基督初結的果子。」

又問在他們家中的教會安」: 在教會初期,信徒尚未有專門的聚會場所,因此多在弟兄姊妹的家中聚會、敬拜與交通。

問我所親愛的以拜尼土安」: 保羅特別提到以拜尼土,形容他是保羅心愛的弟兄,屬靈上與保羅有親密關係。

「他在亞西亞是歸基督初結的果子」: 指他是亞西亞第一個信主的人。 

【羅16 : 6又問馬利亞安 ; 她為你們多受勞苦。」

「又問馬利亞安」: 這位名叫馬利亞的姊妹,應是當地信徒之一,雖然經文未提及更多背景,但保羅特別提到她,表示他對她的敬重與感謝。

「她為你們多受勞苦」: 說明她曾為羅馬信徒付出許多勞力與時間,在服事上盡心竭力。這不僅顯示她對教會的愛,也反映出她忠心事奉主的榜樣。

【羅16 : 7】「又問我親屬與我一同坐監的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安 ; 他們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裡。」

「又問我親屬與我一同坐監的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安」: 這兩人可能是保羅的親戚,或是同族的猶太人。他們曾與保羅一同因信仰被監禁,顯示他們為福音受苦的忠誠與勇氣。

「他們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 意思是他們在早期教會中為眾人所認可,可能是受人尊敬的屬靈領袖,或在宣教工作上有傑出貢獻。

「也是比我先在基督裡」: 表示他們在保羅信主之前就已歸向基督,是比他更早的信徒,也可能在信仰上對他有所影響或啟發。

【羅16 : 8 - 16】「又問我在主裡面所親愛的暗伯利安。又問在基督裡與我們同工的耳巴奴,並我所親愛的士大古安。又問在基督裡經過試驗的亞比利安。問亞利多布家裏的人安。又問我親屬希羅天安。問拿其數家在主裡的人安。又問為主勞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問可親愛為主多受勞苦的彼息氏安。又問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母親安;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又問亞遜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羅巴、黑馬,並與他們在一處的弟兄們安。又問非羅羅古和猶利亞,尼利亞和他姊妹,同阿林巴並與他們在一處的眾聖徒安。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基督的眾教會都問你們安。」

統一背景註解

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羅馬書第16章中提到的幾位人物,如「暗伯利」、「耳巴奴」(9、「拿其數」(11)、「魯孚」(13)、「亞遜其土、黑米、八羅巴」(14)、「非羅羅古、猶利亞」 (15) 等,他們的名字多是當時奴隸常用的名字。這顯示出早期教會中有不少信徒原是奴隸出身,他們得自由之後仍保留原有的名字,顯明教會中不同身分的人都能在基督裡同為一體,彼此接納。

文意註解

暗伯利安 (16 : 8):保羅稱他為「在主裡所親愛的」,顯示屬靈親密關係與忠心服事。

耳巴奴、士大古安 (16 : 9):耳巴奴與保羅同工,士大古安是保羅所親愛的人,兩人在教會服事中忠心同工。

百基拉與亞居拉 (16 :3 - 4):夫妻同工,不僅與保羅一同傳福音,也曾冒生命危險保護他。外邦教會與保羅都感謝他們。

非比 (16 : 1 - 2):堅革哩教會的女執事,保羅推薦她到羅馬教會,並提醒信徒以愛心和尊重接待她,協助她服事。

以拜尼土安 (16 : 5):亞西亞首批歸主的信徒之一,屬靈成熟,受到保羅稱讚。

馬利亞 (16 : 6):為信徒多受勞苦,積極服事教會。

安多尼古與猶尼亞 (16 : 7):與保羅同囚,有使徒中的名望,也是早期信徒。

暗伯利 (16 : 8)與耳巴奴 (16 : 9):在基督裡忠心服事,與保羅有深厚的屬靈關係。

其他人物 ( 16 :10 -16):拿其數、魯孚、亞遜其土、黑米、八羅巴、非羅羅古、猶利亞等,也都是早期教會的忠心信徒,在不同地方服事主。

【羅16 : 17】「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留意躲避他們。」

保羅提醒羅馬的信徒要警戒某些人,這些人會離間弟兄姊妹,使信徒偏離所學的真道。他特別指出,這裡所指的並非像羅14章中那些因飲食或守日規條而有不同做法的弟兄姊妹 (如只吃蔬菜、守日的信徒),因為他們仍是忠心信主的人,且同意外邦信徒不必遵守律法儀文。保羅所警戒的是那些真正破壞教會合一、偏離真理的人。

【羅16 : 18】「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事我們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

保羅說明那些信徒需要避開的人。他們並非真心服事主基督,而是自私追求自己的利益,用甜言巧語迷惑單純信徒的心。根據上下文,這些人很可能是當時侵入教會、推行智慧主義或諾 斯底異端的人,主張靈與肉分離,強調靈魂得救而不顧肉體今生的行為,導致信徒偏離真道。

【羅16 : 19】「你們的順服已經傳於眾人,所以我為你們歡喜 ; 但我願意你們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

「你們的順服已經傳於眾人」: 保羅在書信開頭曾稱讚他們的信德已廣為傳揚 (1 : 8),現在他又指出他們順服神的態度同樣被眾人看見。真信心自然會表現出順服,順服神就是活出對神信靠與信任的具體行動。

「但我願意你們在善上聰明」: 聖經中所說的「善」,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專指神本身 (參太19 : 17)。因此,在善上聰明,就是要越來越認識神,明白祂的旨意,理解祂的法則與作為,活出與神相合的生命。

「在惡上愚拙」: 惡與善相對,指神之外的事物與道理 ; 愚拙就是不明白、不關心、不追求。 所以在惡上愚拙,就是不被神以外的價值觀或思想所迷惑,專心遵行神的道路。

【羅16 : 20】「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  !

「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 神必藉著基督的權能,使信徒得勝,撒但的權勢在信徒身上被制伏,彰顯神的掌管與保護。

「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 保羅祝願信徒常經歷基督的恩典與同在,得著力量、平安與喜樂。

【羅16 : 21】「與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親屬路求、耶孫、所西巴德,問你們安。」

「與我同工的提摩太」: 提摩太是保羅用福音所生的屬靈兒子 (參提前1 : 2 ; 提後1 : 2)。他在保羅的傳道事工中擔任重要同工角色,陪同保羅多次差遣和服事,是保羅極為信任的青年同伴。 在這裡提到他,表明保羅對同工的肯定,也強調教會中屬靈的關係和信任。

「和我的親屬路求、耶孫、所西巴德」:

路求 : 可能是安提阿教會的先知或教會領袖之一 (參徒13 : 1),曾在教會中與保羅同工。

耶孫 : 可能是帖撒羅尼迦接待保羅、並因此被牽連上官府的信徒 (參徒17 : 5 – 9),顯示他為福音付上代價。

所西巴德 : 可能是陪同保羅上耶路撒冷的所巴特 (參徒20 : 4) 的另一稱呼,亦是忠心同工。這裡提及他們,不只是打招呼,而是向羅馬信徒表明 : 福音事工是一個團隊合作,信徒彼此支持、服事主,並在屬靈上互相關懷。也提醒信徒,教會中同工的關係和榜樣很重要,信徒之間要互相問安、守望、扶持。

【羅16 : 22】「我這代筆寫信的德丟,在主裡面問你們安。」

 這封信由保羅口述,德丟代筆書寫。保羅通常因眼目不好由同工代筆 (參林前16 : 21 ; 6 : 11 ; 西4 : 18 ; 帖後3 : 17),但本節特別由代筆者自己加了一句問安話,表明他也與保羅同心關心信徒。

【羅16 : 23】「那接待我、也接待全教會的該猶問你們安。」

該猶 : 可能就是保羅親自給他施洗的那位信徒 (參林前1 : 14),曾陪同保羅到以弗所 (參徒19 : 29)。如今他接待保羅,也提供家作聚會場所給哥林多全教會。這顯示他在教會服事中的熱心與忠心。

【羅16 : 24】「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土問你們安。」

「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 以拉都管理全城財政,顯示他在社會上的地位頗高 ; 他可能曾隨保羅到以弗所 (參徒19 :22),後來被派與提摩太一同前往馬其頓 (參徒19 : 22),最後又回到哥林多居住 (參提後4 : 20)

「和兄弟括土問你們安」: 括土可能與代筆的德丟同為親兄弟 (參羅16 : 22),排行老三或老 四,他們也向羅馬信徒問安 (參羅16 : 24)

【羅16 : 25】「惟有神能照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並照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祕,堅固你們的心。」

「惟有神能堅固你們的心」: 意指信徒在信仰上得以站立得穩,不被異端、試探或困境搖動。這種堅固的力量不是出於自己,而是出於神。

「照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 保羅所傳的福音核心,就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救恩信息。神藉著這福音使人得以剛強、生命更新。

「並照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祕」: 這「奧祕」指的是神救贖的計劃,在舊約時代未被完全揭示,如今藉著基督的降世、十字架的救恩與外邦人的得救而顯明出來 (參弗3 : 4 – 6 ; 西1 : 26 –27)

【羅16 : 26】「這奧祕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

「這奧祕如今顯明出來」: 指神救贖的計劃在基督裡完全啟示,包括外邦人也能分享神的救 恩。這是神長久隱藏的奧秘,如今藉耶穌基督和福音向世人公開。

「按著永生神的命」: 神掌管歷史,祂按自己的旨意和權能完成這奧祕的揭示,並確保救恩的普及與有效。

「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 神早在舊約中藉先知的話語揭示救恩的預告,今天透過福音向全世界彰顯,使萬國的人可以理解並信服。

「使他們信服真道」: 原文作「obedience of faith」,直譯為「信心的順服」。這不是指外在律法的遵行,而是因信心而產生的內在順服與實際行動。首先,這種信心使人願意接受福音,承認耶穌是主,從不信轉為信。其次,這信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持續的信靠與順從神的話語,例如饒恕、行善、愛人、傳福音等。

最後,信心的順服也使人活出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不再隨從自己的意思,而是以榮耀神為目標。因此,「信心的順服」說明真正的信心必帶來順服的行動,而這正是神藉福音要在萬國中成就的目的。

【羅16 : 27】「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與獨一全智的神,直到永遠。阿們 !

「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與獨一全智的神」: 保羅以頌讚作為書信的結束,將一切榮耀歸給神。祂是「獨一的神」,表示祂的本性獨特,無與倫比。祂又是「全智的神」,顯明祂的救贖計畫充滿智慧,能在歷史中逐步成就。而這一切榮耀都是「藉著耶穌基督」而達成的,因祂是神智慧與能力的具體顯現,也是神啟示與人得救的唯一道路。

「直到永遠。阿們 !: 表明保羅對神永恆不變的榮耀與計畫的讚嘆與確信。「阿們」是信心的回應,表示「誠然如此」,是對神榮耀的同心頌讚與肯定。整卷《羅馬書》以這句頌讚作結,提醒信徒一切真理的中心與目的,都是使神得榮耀。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5 : 22 - 33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15 : 22 - 33

【羅15 : 22 - 23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裡去。但如今,在這裡再沒有可傳的地方,而且這好幾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裡,」

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裡去」: 保羅表達自己多年想前往羅馬卻屢次受阻的情 況,強調即使心中渴望服事,仍需順服神安排的時間與道路。

但如今,在這裡再沒有可傳的地方」: 這裡的「如今」指保羅寫《羅馬書》的時候 ; 「這裡」指地中海東北兩岸地區 ;「再沒有可傳的地方」並非說所有人都信了主,而是指這些地方已有福音傳講,不再屬於尚未得聞的地區。

「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 保羅表達他多年來的心願,希望前往西班牙 (士班雅) 傳福音,顯示他對拓展福音疆界的熱切渴望,以及對未得之地的使命感。

【羅15 : 24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裡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

保羅表達他對羅馬信徒的期待,希望在前往西班牙的旅程中,能先與他們相會、交流,建立關係,使心中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是一種含蓄的表達方式,保羅希望能以羅馬教會作為他前往西班牙傳道的根據地,得到信徒的代禱和實際支持 (如財物或陪伴),以幫助他完成使命。

【羅15 : 25 - 26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

「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 保羅說明他當前的行程目標,是將信徒的供給帶給耶路撒冷的窮人。「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指羅馬帝國屬下的兩個省份,約當今日希臘全境 「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原文意指他們願意在財物上與耶路撒冷窮人交通,分擔他們的缺乏 (參林後9 :12),顯示教會間的互助與愛心實踐。

【羅15 : 27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 ; 因外邦人既然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就當把養身之物供給他們。」

「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 外邦信徒甘心奉獻是出於愛心,但同時也是他們應盡的本分,因為他們從猶太信徒所傳的福音中得著屬靈的益處。
「因外邦人既然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就當把養身之物供給他們」: 外邦教會既然蒙受猶太信徒傳福音的恩典,就應在物質上幫助他們,以表感恩與彼此相愛的心。這反映出基督身體之間屬靈與物質彼此供應的美好原則。

【羅15 : 28 - 29等我辦完了這事,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我就要路過你們那裡,往士班雅去。我也曉得去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

「等我辦完了這事,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 保羅指的是他要親自將外邦信徒為耶路撒冷窮困聖徒所奉獻的捐項送達,使這項愛心事工圓滿完成。「善果」象徵這份捐獻是信心與愛心結出的果實。

「我就要路過你們那裡,往士班雅去」: 保羅計劃在前往西班牙傳福音的途中,經過羅馬探望信徒,與他們交通,並期盼得到他們的支持與鼓勵。

「我也曉得去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 這表達保羅深信,他前往羅馬並非單靠人的安排,而是滿有基督同在的恩典與屬靈祝福 ; 他所到之處,都將成為祝福的管道,將基督的豐盛帶給信徒。

【羅15 : 30 - 33弟兄們,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又藉著聖靈的愛,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神,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 在。阿們 !

「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又藉著聖靈的愛」: 保羅以極誠懇的語氣懇求信徒同心代禱,強調這不是出於人的感情,而是因著主耶穌的權柄與聖靈所賜的愛而發出的請求。

「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神」: 「竭力」原意是「奮力爭戰」,說明代禱不是輕鬆的禱告

,而是一場屬靈的爭戰。保羅深知自己前往耶路撒冷之行充滿危險,因此迫切需要信徒的代禱支持。

「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 這指那些反對福音的猶太人,他們常設法逼迫或陷害保羅。保羅祈求能得著神的保守,免於他們的攻擊與傷害。

「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 保羅希望外邦信徒的愛心奉獻能被猶太信徒真誠接納,使雙方的信徒在主裡彼此合一,消除種族間的隔閡。

「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 保羅期盼能在完成使命後,按著神的安排平安抵達羅馬,與信徒同得屬靈的安息與喜樂。

「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 : 這是保羅誠摯的祝福,以「賜平安的神」作結,提醒信徒無論在事奉或困難中,都能在神同在中得著平安。



 

 

讀經隨筆 – 羅馬書15 : 8 - 21

  讀經隨筆 – 羅馬書15 : 8 - 21

【羅15 : 8我說,基督是為神真理作了受割禮人的執事,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

「基督是為神真理作了受割禮人的執事」: 這裡「受割禮的人」指猶太人 ;「執事」就是服事他們的用人。主耶穌在世時,以服事猶太人為主要使命 (參太十五24)

「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 耶穌的工作完成了神早先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列祖的應 許,特別是救恩的應許,使神的話語在歷史中得以成就。

【羅15 : 9並叫外邦人因祂的憐憫榮耀神。如經上所記 :『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讚你,歌頌你的名 ; 』」

「並叫外邦人因祂的憐憫榮耀神」: 基督不僅作猶太人的執事,同時也惠及外邦人 ; 前者是為著顯明神的信實,後者是為著顯明神的憐憫。

「如經上所記」: 後面的經文引用詩篇 18 : 49

「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讚你,歌頌你的名」: 這是保羅引用詩篇 18 : 49 的經文,用來說明神的救恩計畫不只限於以色列人,也包括外邦人。

「在外邦中稱讚你」: 表明外邦人因神的憐憫得以敬拜、讚美神。

「歌頌你的名」: 彰顯神的榮耀與信實,祂的救恩超越民族界限。

【羅15 : 10又說 :『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樂 ; 』」

「又說:『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樂 ; 』」: 保羅引用申命記 32 : 43 的經文,強調外邦人與以色列人同享救恩,表明神的計畫是全人類的救恩共同體。

【羅15 : 11又說 :『外邦阿,你們當讚美主 ! 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祂 !』」

「外邦阿,你們當讚美主! 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祂 !: 這節引用自詩篇 117 : 1,表明神的救恩不僅臨到猶太人,也臨到全世界的萬民。外邦人同得救恩、同被呼召敬拜主,顯出神的憐憫與信實遍及萬國,使所有民族一同榮耀祂的名。

【羅15 : 12又有以賽亞說 :『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 ; 外邦人要仰望祂。』」

「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 ; 外邦人要仰望祂」: 這節引用自以賽亞書 11 : 10,預言彌賽亞 (出自耶西家,即大衛的後裔) 將要興起,成為不僅以色列的君王,也是外邦人的盼望。這表明耶穌基督是全人類共同的救主,外邦人也要仰望祂,得著救恩與平安。

【羅15 : 13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這是一段祝福禱詞,表明真正的盼望來自神。當信徒憑信心倚靠神時,祂會使人心中充滿喜樂與平安。這不是出於環境,而是聖靈在我們裡面的工作,使我們在任何景況中仍能持守信心,滿有盼望。

【羅15 : 14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

「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 保羅在這裡表達對羅馬信徒的肯定與信任。他相信他們不僅有善良的品格,也具備屬靈的知識,能彼此勸勉、建 立。這提醒我們,成熟的信徒不只是接受教導,也能在愛中幫助他人成長,共同建造基督的身體。

【羅15 : 15但我稍微放膽寫信給你們,是要提醒你們的記性,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

「但我稍微放膽寫信給你們」: 這裡的「你們」指在羅馬的信徒。由於羅馬教會並非由保羅所建立,他在寫信時難免感到有所顧忌,因此用「放膽」一詞,表達自己需稍加勇氣來勸勉他 們。

「是要提醒你們的記性」: 保羅並非要教導他們新的真理,而是喚起他們對已領受信仰的記憶與實踐。他提醒信徒 :

要記得福音的核心 因信稱義的恩典;
要記得信徒生活的準則 彼此相愛、互相接納;
要記得自己的身份 猶太人與外邦人同為一體,同蒙救恩;
要記得保羅的教導與榜樣 持守信心,順服神的旨意。
這「提醒」的目的是要激發信徒實踐所信的真理,而非僅停留在知識上。

「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 指保羅蒙召成為外邦人的使徒,是神親自所賜的恩典與託付,因此他有責任以神所賜的權柄來教導與提醒眾教會。

【羅15 : 16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保羅在這裡說明他的職份與使命。作為外邦人的使徒,他不只是傳講福音,更像祭司一樣,將外邦信徒「獻上」給神,使他們藉聖靈成為聖潔,能蒙神悅納。這顯出福音的目的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要建立真實、成聖的信徒生活,使所有外邦人都能在神面前被接納、成為敬拜的祭物。

【羅15 : 17所以論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穌裏有可誇的。」

從本節到第21節,保羅談及自己在外邦人中傳道的成就。然而,他所誇的不是自己的能力或功勞,而是基督和聖靈如何使用他、賜力量給他,使他能完成神所託付的事奉。這強調真正的榮耀來源在神,而非人的自誇。

【羅15 : 18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甚麼都不敢提,只提祂藉我言語作為,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 ;

保羅強調,他的一切事奉都依靠基督的工作,而非自己的能力。他只敢提到基督透過他所做的事 用言語教導、行神蹟奇事,並藉著聖靈的大能,使外邦人順服福音。這表明保羅事奉的核心是彰顯神的作為,而不是自我誇耀

【羅15 : 19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 以利哩古位於希臘西北部,接近馬其頓地區,包括今日的南斯拉夫與阿爾巴尼亞北部,當時是歐洲較偏遠落後的地區。《使徒行傳》未記載保羅曾在此傳道,可能只是短暫停留傳講福音。

「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 保羅描述自己傳道的廣度,從耶路撒冷一路向西北到以利哩古 (位於希臘西北部,接近馬其頓,包括今日南斯拉夫與阿爾巴尼亞北部)當時是歐洲較偏遠落後的地區。《使徒行傳》未記載保羅曾在此傳道,可能只是短暫停留傳講福音。

「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原文意為「完滿地傳了」,表示保羅將基督的福音盡其所能廣傳,使更多人聽見並有機會順服。

【羅15 : 20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

「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 這表明保羅在傳道時有一個服事原則,他優先選擇那些尚未有人傳過基督福音的地區。這顯示他在拓展福音時,重視開闢新的福音領域,而非重複別人的工作。雖然他在某些情況下仍會到已有教會的地方 (如羅馬,參羅1 : 10 –15),但這原則仍是他事奉的方向之一。

「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 保羅在事奉上更著重於栽種,專注於建立福音的根基,而不是在已有根基上澆灌或建造信徒。他的工作角色像工頭,先立定基礎,使後續的澆灌與建造工作能順利進行;這也顯示他對神所賜恩典的專注,將榮耀歸給神,而非倚靠別人的勞苦。

【羅15 : 21】「就如經上所記 :『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

保羅引用以賽亞書 52 : 15 的經文,表明他的傳道工作是應驗神的話語。那些尚未聽過福音的人,將會有機會看見基督的榮耀、明白神的救恩。這強調福音的普世性與神的信實,使全地的萬民都能得著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