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經隨筆 – 羅馬書 6 : 15 – 23
【羅6 : 15 - 16】「這卻怎麼樣呢 ? 我們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嗎 ? 斷乎不可 ! 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嗎 ? 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 ; 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致成義。」
★ 保羅在這裡延續前文的思想,進一步澄清一個可能的誤解
; 既然我們已經不在律法之下,而在恩典之下,是否就代表可以放縱自己去犯罪呢
? 他用極其強烈的語氣回答
:「斷乎不可
!」這提醒我們,恩典不是犯罪的藉口,而是引導人脫離罪的權勢。
★ 保羅提醒一個屬靈的原則
:
人的生命一定有所歸屬,也就是說,人不可能完全不受約束;我們要麼順服罪,要麼順服神。人無法完全自主,也不存在「中立」的位置 ; 把自己交給誰,就成為誰的奴僕。
★ 若一個人順從罪,就等於將自己獻上作罪的奴僕,罪必定帶來綑綁、腐敗與死亡。這死亡不僅指肉身的敗壞,更包含與神隔絕的永死。
★ 但若一個人順從神,願意聽從祂的教導,就成了義的奴僕。這樣的生命走向稱義,帶來聖潔與真正的自由,最終結局是生命。這裡的「成義」不僅是法律上的地位,也是實際的生命改變,顯出一個人屬神的身分。
★ 因此,信徒要謹慎思想自己到底在順從誰。外表上看似只是選擇一種行為方式,實際上卻決定了我們屬靈的主宰與最終的結局。
【羅6 : 17 - 19】「感謝神!因為你們從前雖然作罪的奴僕,現今卻從心裏順服了所傳給你們道理的模範。 你們既從罪裏得了釋放,就作了義的奴僕。 我因你們肉體的軟弱,就照人的常話對你們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 」
★ 保羅感謝神,因為信徒雖然過去是罪的奴僕,但如今從心裡順服了所傳給你們的道理,得以脫離罪的轄制,成為義的奴僕。這說明屬靈生命的轉變是從內心開始。
★ 保羅承認信徒仍有肉體的軟弱,所以用人熟悉的比喻來說明,把順服比作「奴僕的歸屬」,讓信徒易於理解屬靈真理。
★ 保羅提醒信徒,過去把身體獻給不潔與不法作奴僕,結局是犯罪;如今同樣要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藉此成聖。這裡強調行為與身體的順服,是信仰實踐的重要部分。
★ 信徒的順服不僅是心裡的決定,也表現在實際生活中;將自己獻給義,是每日成聖、脫離罪的具體行動。
【羅6 : 20 - 21】「因為你們作罪之奴僕的時候,就不被義約束了。你們現今所看為羞恥的事,當日有甚麼果子呢?那些事的結局就是死。 」
★ 信徒過去作罪的奴僕時,行為不受義的約束,看似自由,實際上卻被罪捆綁,所做的事情不但沒有帶來真正的益處,也無法造就生命。這些行為可能暫時滿足慾望,卻沒有持久的果效,也無法帶來心靈的平安與喜樂。
★ 當時那些看似自然、合理的慾望與樂趣,其實帶有羞恥與敗壞,當下可能感覺滿足,但長遠來看,結局是死亡,不僅是肉體的死亡,更是靈性與與神關係的破裂。保羅藉此提醒信徒,罪的短暫誘惑會帶來長久的損失,警戒我們不要再被罪所轄制。
★ 保羅提醒信徒,罪的暫時滿足只是表面的誘惑,真正的結果是破壞生命與與神的關係,因此我們不再被罪轄制,而是要轉向義,走向生命與成聖的道路。
【羅6 : 22 - 23】「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裏得了釋放,作了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 ; 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乃是永生。」
★ 信徒從罪裡得釋放,作了神的奴僕,所做的行為開始結出成聖的果子,這包括生命的更新、品格的成長,以及順服神的實際行動。這是自由與生命的真實果效。
★ 成聖的果子帶來的結局是永生,不再受罪的捆綁和死亡的權勢控制,而是經歷與神的親密關係,享受屬靈的平安與喜樂。
★ 保羅對比罪的工價與神的恩賜 : 罪雖帶來暫時的滿足,但結局必是死亡 ; 神的恩賜則完全不同,因為在基督裡,我們可以領受永生,這是神白白賜給信徒的禮物,無需靠行為賺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