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經隨筆 – 哥林多前書 12 : 13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 (和合本)
「我們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作奴隸的,是自由的,都在那一位聖靈裡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都飲了那一位聖靈。」 (聖經新譯本)
“ For in one Spirit we were all baptized into one body — Jews or Greeks , slaves or free — and all were made to drink of one Spirit . ”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不是都從一位聖靈受洗,而是都是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
★ 保羅以身子來比喻教會,他指出,不論是甚麼人,只要「從一位聖靈受洗」,就歸於這個身體,即主基督的身體,換句話說,不論是甚麼人,只要悔改,信主,就「都從一位聖靈受洗」而加入教會,就成為主耶穌身體的一分子。
★ 然而,此段經文是新約中最常被誤解的經文之一。事實上,這段經文有誤譯的情況。我們來看此段經文的後半節 :「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 For we were all baptized by one Spirit into one
body . ” 在這裡我們會認為,施洗者是聖靈,是聖靈為我們施洗。
★ 但按希臘原文正確的中英文翻譯為 :「我們都是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成了一個身體。」 “ For in one Spirit we were all baptized into one body . ” 故當中翻錯的地方在於那個「都從一位聖靈受 洗」“ baptized by one Spirit ” 的「從」“ by ” 字,因為希臘原文用的是 ἐν 不是作 “ by ” 解而是 作 “ in ” 解。故按希臘原文說的是,「我們都是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
★「我們都是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在這裡所指是,我們都是在聖靈裡重生。保羅在這裡所要表達的是,所有的信徒,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不管其身份如何,都是從聖靈生的,都歸入教會,屬於基督身體上的肢體。保羅在這裡強調的是所有教會肢體不要分門別類,因為我們都是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
(弗4
: 5 - 6)。
【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就是指一洗,也是重生的洗】
★ 因此,「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正是以弗所書4 : 5所提到的「一主,一信,一洗」中的那個 「一洗」。那麼,這裡的「一洗」是否指「水洗」呢?事實上,聖經中確實提到過各樣的洗禮
(來6 : 2),但保羅在這裡特別指出只有「一洗」,可見這「一洗」指的是得著永生所必須經歷的
— 重生的洗,也就是藉著聖靈而重生,歸入基督。
★ 如果這裡的「一洗」若是指「水洗」,在現今的教會給人施洗,就有「浸水禮」和「點水禮」二種方式。由於各持「洗禮方式」的堅持,就已經在教會界裡面造成了極大的紛爭,所以這裡的「一洗」當是指「從聖靈而生的洗」較合原意。也就是說,只有一個真正的受洗,那麼其他的就一定是表樣或預表。
★ 所謂 「重生的洗」,乃是聖靈在人心裡的初步工作。原本我們屬靈的生命是死的,當聖靈來了,就把神的生命賜給我們,叫我們脫離原有的生命和性情,這一個脫離就是一個洗淨 (多3 : 5)。也就是說,重生也如同是一次洗浴,意思是說,聖靈的功用是潔淨靈魂的污穢正如同水的功用是洗淨身體上的污穢。所以重生乃是一個洗,乃是將原有的那個污穢生命洗去了。
★ 當耶穌向尼哥底母講論「重生」時 (從靈生 = 從水和聖靈生 ),祂指出這事尼哥底母本應明 白,因他是律法師 (約3 : 10)。主耶穌引用的正是以西結書 36 : 25 / 27 的應許 :「 25 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 「27 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裏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這清楚 表明,「水」象徵聖靈潔淨的工作 — 聖靈像水一樣洗淨人心,使人得以重生。
★ 因此,這裡的「一洗」就是「從聖靈而生的洗」,也就是「重生的洗」,因為只有「重生的洗」才能將人歸到主的名下,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這正是信徒之間能夠合而為一的根基,也與哥林多前書 12 : 12 - 13 闡述相同的教義。
★ 既然不論何人,只要在一位聖靈裡受洗,就成為主身體的肢體,那麼教會中就不應再有種 族、身份或階級的分別。信徒應彼此相顧、彼此接納,因為我們都「飲於一位聖靈」。
★「飲於一位聖靈」與「在一位聖靈裡受洗」是平行句,意思相近。兩者都指向同一真理
: 我們都是從聖靈而生,並且有聖靈內住為憑據。正因如此,我們「成了一個身體」,各人在其中作肢體,同屬於基督。
【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並不是指受聖靈的洗】
★ 若我們未細察這節經文的原意,就容易誤以為「是聖靈為我們施洗」。然而,在整本新約聖經中,沒有任何經文說聖靈親自為人施洗。相反地,經文所強調的是 — 信徒「在聖靈裡受 洗」。也就是說,我們是在聖靈裡重生,因而成為基督身體上的一部分。
★ 從這點來看,哥林多前書 12 : 13 所說的洗禮,其「施洗者」並不是聖靈,這裡也不是在講 「靈洗」本身。聖經中真正意義上的「靈洗」是指 : 主耶穌用聖靈給信徒施洗。換言之,靈洗的執行者是主耶穌,焦點在於祂所賜的聖靈與祂的能力。
★ 因此,我們要區分兩者
:
●「在聖靈裡受洗」是指信徒在重生時,聖靈使人進入基督的身體,成為教會的一員。
●「受聖靈的洗」則是主耶穌在使徒行傳 1 : 4 - 5 所應許的事件,祂說 :「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這指的是聖靈降臨,使門徒得著能力,為基督作見證。
★ 因此,哥林多前書 12 : 13 所講的「在聖靈裡受洗」,與使徒行傳 1 : 5 所說的「受聖靈的洗」,是兩件性質不同的事情。前者指重生得救、被納入基督的身體
;
後者則是領受能力、被主差派服事。
【受聖靈的洗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會不斷地發生】
★ 有了前面的認識,我們再回來看這節經文 :「都是在同一位聖靈裡受洗。」保羅在此使用的是過去式,表示信徒已經在聖靈裡重生,歸入基督,成為祂身體上的一部分。這裡用過去式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保羅寫信的對象是已經信主的弟兄姊妹,對他們而言,這件事確實已經成就。
★ 然而,我們也要特別注意,由於中文譯文的誤差,許多人誤以為這節經文講的是「受聖靈的洗」,並因此認為那是一個歷史上早已完成、且不會再重複的事件。真是如此嗎?
★ 約翰福音 1 : 33 給了我們一個清楚的答案。約翰說 :「我先前不認識他,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
★ 在這裡,「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這句話中的動詞,在希臘原文裡是現在式,意思是「那位 不斷地、持續地用聖靈施洗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說明了主耶穌並非只在五旬節那一 次用聖靈施洗,而是直到今日仍然不斷地藉聖靈工作。
★ 因此,「受聖靈的洗」並非一次性的歷史事件,而是基督持續在祂教會中所施行的屬靈工作。祂今日仍然藉著聖靈充滿並澆灌祂的子民,使人得著屬天的能力,能在生活與服事中為主作見證。這「受聖靈的洗」正如主耶穌在五旬節開始所成就的工作一樣,直到如今仍然繼續臨到願意被祂使用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